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江资讯

总部扎根芜湖!全国开拓7个生产基地

字体大小:

彭其周: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升级之路

“今年参加‘新春第一会’,我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的重视,更坚定了我在材料行业走‘智造’路线的决心。”安徽祥欣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彭其周对记者说。

以芜湖为总部,如今,彭其周创办的祥欣公司在全国拥有7个制造基地,共有员工1600余人,2024年产值达16亿元,集团公司已经成长为一家集包装产品、绿色新材料、精密注塑、风轮风叶、模具设计及制造为一体多元化龙头企业,走出了一条从生产制造到科技研发的“产学研用”一体化之路。

图片

1986年,初中毕业后的彭其周随家人来到芜湖,他学过木工、上过班,还在长街周边做过商贸批发生意。

1993年,彭其周开办了一间家具工厂,开始了他在芜湖的第一次创业,由于勤奋努力和对市场的敏锐,彭其周的家具工厂办得有声有色。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家具行业市场饱和,彭其周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调研,并最终将目光聚焦在包装行业。

“当时,美的在芜湖发展势头迅猛,我们了解到他们生产的家电产品需要大量的包装,而我恰好接触了这方面资源,于是转型开始做包装行业。”彭其周说。

图片

正如彭其周所言,1997年美的集团第一个制冷设备项目落户芜湖后,一直不断推进在芜投资,同时也带动了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发展。2005年,彭其周创办祥欣公司,主要为美的、格力等企业生产包装产品,随着规模扩大,祥欣又成为了包括LG、西门子、奇瑞、比亚迪等大型企业相关产品的一级供应商。

传统印象中,包装就是产品的包裹、封箱等,属于传统产业,但彭其周却把包装企业做成了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这其中,对新材料的开发运用是关键因素。

“我们的产品原材料原先都是从日韩进口的,不仅成本高,也受制于人,于是,我们开始向上游发泡新材料领域延伸转型,走研发、生产结合的道路。”彭其周说。

图片

彭其周告诉记者,研发“新材料”就相当于掌握了核心科技。2023年,在时任三山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杨燕的主动关心和支持下,彭其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求校企合作,并与国内相关领域的顶尖院校——华东理工大学取得了联系。

2024年5月,安徽祥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共建祥欣新材料技术创新转移中心项目在芜湖正式签约。

图片

这次“强强联手”,是企业优势与技术人才优势的结合,特别是在新材料绿色、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下,双方合作不仅能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更能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企业的每一次的转型都是在不断自我超越,每一次转型都离核心科技更近一步。彭其周说,祥欣转型与成功正是基于芜湖这座城市创新基因。

“如今,我们每年的科技研发投入都超过1000万元,这对于包装材料这个原先的传统制造企业来说是不可想象的,祥欣的转型,体现了芜湖对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视。”

图片

正如彭其周所言,祥欣公司先后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两化融合”优秀企业、省企业技术中心等荣誉称号。今年,公司将迎来再一次转型,不仅将继续加大在绿色材料领域的研发投入、引进高端技术人才,还计划将安徽祥欣公司升级为集团总部。

“确定芜湖为集团总部所在地,这既是对芜湖营商环境的信心,更是企业发展的新起点。”彭其周说,在芜湖奋斗了近40年,他不仅实现了个人的自我价值,站在新的起点上,他还将继续带领员工不断探索新材料产业的科技“上限”。

▍记者:花磊 王牧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