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江资讯

芜湖这些水系,大变样!

字体大小:

为进一步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提升区域内各重要水体的水环境质量,去年以来,芜湖经开区结合《芜湖市主城区“十四五”城市水环境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加快推进2023至2026年黑臭水体水质提升及长效养护项目,改善河流水质、提高水系生态自净机制,建立岸线水面立体生态景观带,逐步实现生态优美、水质优良的人水和谐画面。

出门即公园,入眼皆美景。天气炎热,夏日的傍晚,嵩山路明渠旁的景观休闲带吸引了附近居民前来散步纳凉。

据经开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嵩山路明渠原先水质不佳,近年来治理后,水质有了明显提升。去年以来,继续提升水质的同时,将明渠沿线规划打造成景观游园带,方便居民休闲娱乐。

目前明渠东侧部分景观已完成,两座景观桥也已完工。

在距离嵩山路明渠几公里的东梁小区西侧明渠,岸边种植的美人蕉正次第盛开。东梁小区西侧明渠长度为0.59km,目前已完成综合治理。河面和岸边种植了再力花、鸢尾、美人蕉等挺水植物,达到净化水质效果。

“河面绿植多,水下也有大家看不见的一片绿植。”治理工作人员介绍说,明渠水下还种植了苦草、马来眼子菜等沉水植物,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建立起着关键性作用。

作为经开区黑臭水体水质提升及长效养护项目的重要治理点,永丰路明渠沿线为工业区,主要污染源包括沿线混接排口污水排入、降水时合流制管道的溢流污染,以及河道多年淤积的底泥。

今年1月份开始,通过外源控制,内源治理等多项综合措施,水生态逐步改善,初步达到准五类水,通过水质调控,实现良好的运维效果。

嵩山路明渠、东梁小区西侧明渠、永丰路明渠的综合治理与养护是经开区做好“水文章”的生动实践。

记者从经开区建设和公用事业管理处了解到,经开区2023—2026年黑臭水体水质提升及长效养护项目,对辖区范围内的5大片区共计42条水系开展提升整治,总长度约84.9公里,消除劣V类水体。

今年正在优先开展区内已整治的24条黑臭水体以及南港河、皖江大道沟、东梁小区西侧明渠在内的27条重要水体实施提升整治,主要实施内容为垃圾清运、内源治理、增氧曝气、活水保质、水生态修复等。

目前已完成20条水系的治理工作,预计今年8月底完成全部整治。

据悉,水质提升整治结束后,还将进行2年的持续养护期。

养护期内,将定期对水生植物进行收割、补植,对水生动物进行投放、捕捞。加强日常巡查,发生突发污染事件、水系水质问题及其他影响水质事件等,将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同时进行溯源排查,并报至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查处。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需要久久为功。相关负责人透露,经开区将继续大力推进水系综合整治,着力解决水系末梢堵塞、河道淤积污染等问题,形成水系畅通、水质良好、环境优美、生活宜居的生态河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媒体记者:骆新星

▍编辑:朱辰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