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件事,所有芜湖人要坚决说“不”!
国际禁毒日
2024年6月是第14个全民禁毒宣传月,今年6月26日是第37个国际禁毒日。今年全民禁毒宣传月的主题是“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
据了解,近年来,涉毒案件呈现低龄化趋势,如何防范青少年涉毒,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近期,芜湖市禁毒办联合相关主管部门,围绕全民禁毒宣传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禁毒宣传活动,通过“有用、有趣、有爱”互动活动,在青少年群体中营造“心中有爱,远离毒品”的良好社会氛围。
花式禁毒宣传进校园
预防药物滥用和远离毒品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据市禁毒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办联合市教育局、团市委、禁毒协会以及社会工作中心等,“花式”开展各类进校园、公园、书房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据了解,芜湖市禁毒办通过在各中小学、高校举办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比赛,全面、科学、系统地普及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的知识,深入揭示滥用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防范意识。
4月初,市禁毒办联合市教育局举办“全市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课件大赛”活动,共收集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中职)组3个组别作品107部,评选出33部获奖作品,并推选其中6部优秀获奖作品上报省禁毒办参加省级评比。
5月底,2024年安徽省大学生禁毒舞台剧大赛皖南赛区复赛在芜湖举行,芜湖学院《梦醒时分》、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一念之间》和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悟青春 不“毒”行》三部作品作为皖南赛区前三名晋级全省总决赛。
6月13日,芜湖市禁毒办、市禁毒协会携手芜湖市爱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邀请芜湖市禁毒支队警官走进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守护青春不‘毒’行”禁毒宣传活动。
6月14日,“无毒青春,携手同行”主题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来到鸠江区育文学校,育文学校近百名学生参与学习。
6月18日,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犯罪侦查大队、滨江派出所工作人员来到辖区禁毒主题公园,面对群众开展“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禁毒宣传活动。
同天,芜湖市公安局湾沚分局组织芜湖市沚津学校学生来到芜湖市湾沚区禁毒教育基地,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
6月22日,南陵县公安局举办普法进书房之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向适龄学生进行禁毒宣传。
……
“毒品犯罪”看似遥不可及,但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说就在孩子们身边。
为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芜湖市有关部门正持续发力,并与多部门携手共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无毒、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对青少年进行禁毒宣传工作,无疑是一项极具远见和意义的举措。认识药物滥用和毒品的危害,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
市禁毒办整理了相关防范常识让他们了解药物滥用和毒品的危害从而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滥用药品等于吸毒吗
根据我国《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可以说滥用麻精药品,就是吸毒!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本身并不违法,在合法用途内可以作为药品使用,但是违法滥用就变成了毒品。
青少年需要注意哪些?避免滥用药物防止药物成瘾青少年该知道什么?
常见的成瘾性药物
1.镇痛药
吗啡、杜冷丁、芬太尼等。由于镇痛效果好,此类药物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但其成瘾性可以快速产生,一般连续使用治疗量1~2周,即可产生异常强烈的精神、躯体依赖。因此,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切勿自行增加药物剂量。
2.镇静催眠药
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这类药物易产生精神依赖,长期大剂量使用可产生躯体依赖。
3.精神兴奋药
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等苯丙胺类兴奋药物,以及利他林、可卡因等。此类药物有减少睡眠、消除疲劳的作用,常常在考试和竞技体育中被滥用。这些药物有较强的成瘾性,一般小剂量即可成瘾。
4.镇咳药
可待因、阿片酊、麻黄碱等由于止咳效果明显,在很多复方感冒药中都有添加。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可形成心理依赖,戒断症状类似海洛因。因此大家应避免长期、无适应症用药。
科学正确用药
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或药店购买药品,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包括用法用量、使用疗程等。切勿自行增加药物的剂量或延长药物的使用时长。
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反馈,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或者停药、换药。
▍全媒体记者:曾旺萍
▍编辑:郭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