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江资讯

这有一张特别的高考准考证!还有对芜湖考生的祝福

字体大小:

2024年高考即将开启,每一位上“战场”的学子,一定会收到来自家长老师的殷殷嘱托,同伴朋友的相互鼓励,社会大众的祝福与期盼。这里也有一位参加过1977年高考的“过来人”送来的祝福:

勇敢向前,

坚定信心,

考出好成绩,

不辜负自己的梦想,

站出来接受祖国的挑选!

从容应考 自信满满

他叫秦建平, 对于四十多年前的高考记忆犹新,每个细节场景都历历在目,甚至把当年的准考证都保存得完好如初。

“高考日是1977年12月9日、10日,天气很冷,我们穿着厚棉袄,早上从公社出发,坐着拖拉机来到南陵中学。一个班50人,2个人一张桌。”秦建平回忆说。

这是秦建平中断学业四年后,第一场正规考试。

但他的内心却毫不紧张,将准考证拿出来,工整地摆放在桌角,听到第二遍铃声后便开始作答。

“我写得很快,几乎每一门都提前交卷,监考老师时不时会驻足看我答题,我感觉自己考得不错。”

考试共4门,语文、数学、政治和史地,除了语文总分120分,其余都是100分,合计420分。考完出来,秦建平内心充满自信,用他的话说,“冥冥之中就觉得自己一定能考上”。

此前从父亲的家书中,他得知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时,还将信将疑。直到从公社回到芜湖,他才发现身边很多同学都在复习备考。

大胆填报 奋力备考

写报名表时,需要一并填高考志愿,“一共三个志愿,我第一志愿是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第二第三志愿是安师大历史系和地理系。

当时我的报名表震惊了所有人,因为大部分知青为了把稳,只敢填写中专、大专,断然不敢三个志愿都是本科。”秦建平说。

距离高考仅一个多月,他从中学老师家里拿回一些复习资料,在公社的支持下全力备考,从早到晚看书。“村里白天还好,哪里看书都一样,我经常捧着书来到小河边、田埂旁。

晚上不通电,只能在煤油灯下看。

但煤油很贵,烧的是柴油炉,我的脸经常被熏得漆黑,连鼻涕都是黑的。”就这样在烟熏火燎一个多月后,秦建平抱着“必胜”之心走向人生的考场。考完约一个月,他收到了达分数线体检的通知,但彼时并不知晓自己考了多少分。后来,在芜湖地区教育局(张家山后山)门口的大红榜上,父亲看到了秦建平的名字。

没多久,自己便接到了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全家过了一个最开心的春节。时间很快,来年3月1日,他便来到了梦想中的大学校园。

大学四年 弥足珍贵

而为何录取的与填报的志愿学校不同呢?据其介绍,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两所学校是在一起录取新生,当时所有被录取者档案就放在桌子上,有种类似“抓阄”的性质。

秦建平小组发表在报纸上的稿件 也是到了学校后,他才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是273.25分,而本科线是260分,文科录取比例在60取1左右, 但实际上很多学校以此分招生,招不满,分数便一降再降。

“大学四年丰富了我的学识,开拓了我的眼界,改变了我的一生,这是一段非常宝贵难得的人生经历。

秦建平说。作为后来的芜湖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芜湖市史志专家库成员,秦建平很感谢努力的自己,感谢国家和社会的培养,他寄语现在的年轻人,多学习本领,多掌握知识,争做社会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