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江资讯

连续五年,芜湖坚持在长江边做同一件事!

字体大小: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在芜湖人心中,长江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有着不可替代地位。


4月25日,长江之畔,由长江环保集团主办、芜湖传媒中心承办的“延续大梦想 ‘鱼’我共守护”2023年第五届芜湖增殖放流活动如期举行。只见鱼儿们从高台处乘坐“滑梯”顺流而下,欢快地跳跃入江,伴着溅起的水花畅游远去。



早在2019年,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就与芜湖传媒中心首度“牵手”,向长江增殖放流近20万尾优质鱼苗,受到了广泛关注。这场活动一年一度,一办就是五年。连续五年坚持做同一件事,芜湖为了什么?



保护母亲河的共识



4月25日,江岸之上天蓝水碧。各色旗帜迎风招展,主舞台和背景板上写着“延续大梦想,‘鱼’我共守护”等字样。许多市民、机关代表、志愿者和来自芜湖传媒中心的小记者列成方阵,100万尾青鱼、鳙鱼、草鱼等鱼类摆放在江边的篓子里,等待着人们送它们回家。活动现场,芜湖市住建局的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讲解、分发宣传手册等方式,向市民宣传河湖长制等知识。



嘉宾们来到启动台前、握住推杆,一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最激动人心的增殖放流环节正式开始。人们纷纷移步放流通道,将一桶桶、一袋袋小鱼苗顺着滑道放入长江。

现场还有很多细节打动人心:看到鱼苗掉落在地上,市民纷纷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放归长江;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现场教育孩子要呵护长江、保护环境;放流的过程中,市民纷纷拿起手机记录,画面中的长江水清岸绿,与跳跃的鱼群相得益彰……

从2019年以来,这样的细节每年都出现在长江边。在长江“十年禁渔”的大背景下,芜湖连续五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加快恢复渔业资源、保护水域生态,让保护母亲河的共识烙印在千家万户心中。

“我们会把这件有意义的事情持续做实做好,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做出应有贡献。”长江生态环保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已实现16种珍稀鱼类的人工驯养,共放流包含中华鲟在内的长江珍稀鱼类超1100万尾,2022年放流中华鲟25万尾。




连续五年放归鱼苗入长江,就是以实际行动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让人们看到芜湖保护母亲河的努力及决心,感受到芜湖这座人民城市的魅力所在。




一江碧水的民生情怀



让鱼苗“回家”的五年,更是芜湖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五年。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就在这一年,三峡集团和芜湖市政府签订《共抓长江大保护、共建绿色发展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战略行动和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当年,三峡集团还成立全资子公司——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以芜湖市城镇污水处理为切入点,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

和传统治水方式不同的是,三峡集团在芜湖采用的是“厂网河湖岸”一体化的水环境治理模式。只有坚持系统治水,对污水管网进行整治、修复,才能有效解决污水排放不畅等问题,从源头上避免水系污染。

因此,芜湖市城区污水系统提质增效项目应运而生。其中,一期项目重点对现有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提质增效、提标改造、增容扩建;二期项目聚焦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对污水管网的问题管段开展整治,进一步改善尾水水质,打造一体化治理范本。




伴随着一个个治污工程顺利推进,芜湖更加绿色、生态、宜居。2019年,芜湖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提前一年消除劣Ⅴ类水体;2021年,全市共74条黑臭水体已全部完成消黑工作,城市水环境稳中趋好。

如今,岸绿景美的风景在芜湖随处可见。一江碧水,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念于心的民生情怀;两岸青山,映射出人民努力绘就幸福生活的亮丽底色。




城市与大江大湖双向奔赴




这五年,同样也是一座城市与大江大湖共生共荣、双向奔赴的五年。

走进江东水生态公园,炽烈浪漫的红杉林与一汪碧水相依相伴。一叶轻舟一池春水,俯仰之间皆是春江之色。循着江东水生态公园中的碧水溯流而上,就是朱家桥污水处理厂。


生活污水经过朱家桥污水处理厂的净化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但它没有被排入长江,而是流入江东水生态公园。在公园湿地内,快速生长的水生植物过滤掉剩下的污染物。经过三到四天,水质达到了地表水Ⅳ类标准,然后流进城市内河,稀释浓度后再汇入长江。

这是城水相融、人水相依美好画卷中的场景,也是芜湖践行长江大保护的缩影。

人水怎样和谐共生,是一个长期命题。芜湖地处长江中下游,每到汛期就要面临水情的考验。加强城市防汛防涝工作,对芜湖来说至关重要。

早在汛前,芜湖三峡水务公司就提前对其所管辖的排水管网等设施进行维修养护,整治城区积水点,并协助相关部门对公用雨水管网进行疏通,做到防患于未然。

强降雨期间,芜湖三峡水务公司还配合政务部门出动应急人员、设备、车辆等,确保城市道路顺畅、市民出行安全。同时,通过“水管家”平台,可统筹区域内厂、网、河、湖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和涉水调度,以“管家”身份科学诊断城市水环境根本问题,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实现系统治理、精准投入、效率提升。

无论是增殖放流活动本身,亦或是系统治水的种种具体措施,都是芜湖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实际行动,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有山有水有文化的芜湖令人自豪,大江大湖大梦想的芜湖让人向往。

今天,我们是参与者,是见证者,更是获得者!



记者:潘晔 陈洁 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