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江时评

筑牢“耕”基好种粮

字体大小:

近日,繁昌区平铺镇五华村农田整治项目区的繁忙景象,一台台推土机、挖掘机在田间地头轰鸣作响,施工人员正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推进“小田变大田”工程建设。预计到2025年4月,该镇将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8000亩。

高标准农田改造,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紧张的国家,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产出更多的粮食,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可以将原本分散、零碎的小田块整合成连片、规模化的大田块,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粮食产量。同时,高标准农田还应该具备完善的灌溉、排水、道路和防护林等基础设施,这能够显著提升农田的抗灾能力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

高标准农田改造不仅是一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更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生工程。通过改造,农民们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农业生产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收入。同时,高标准农田还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先进技术进入农业领域,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高标准农田改造还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改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同时,要加强农田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农田的生态服务功能和自我调节能力。

当然,高标准农田改造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政府需要加大对高标准农田改造的投入力度,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企业需要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发挥自身优势和技术力量;农民则需要积极配合政府和企业的工作,参与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和维护。

展望未来,高标准农田改造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向。随着改造工程的深入推进和不断完善,我国将拥有更加稳固的粮食生产基础,这将为实现我国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刘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