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城市级智慧急诊急救协同服务应用全国获优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公布了“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全国优秀项目,芜湖“基于5G专网的城市级智慧急诊急救协同服务应用”成功获评,为全国5G+医疗健康应用提供了可复制的“芜湖经验”。
在市120急救中心,记者了解到,全市目前拥有5G救护车43辆,皖南最多。其中主城区25辆车,占该区域救护车总数的一半,湾沚区2辆,繁昌区5辆,南陵县1辆,无为市10辆,各县市区全覆盖。
5G救护车到底“神奇”在哪里?记者看到,车辆外观并非“显眼包”,而是“内有玄机”。车厢前端有一块院前终端屏幕,是“5G医生工作站”,现场地址、病人主诉、调度判断等信息一目了然,旁边还有急救地图、视频会诊、健康档案、告知医院等应用(如图)。
市120急救中心负责人介绍,车体内加载了移动环境下的5G信号源及5G医疗设备,可将病人生命体征数据实时传送到调度中心大屏和目的地医院,包括血压、血氧、脉搏、呼吸、体温等,如果是外伤患者,还能传输B超影像图。接到病人后,车内医生会操作终端将其信息和病况发送至对应医院的急诊科及相应值班专家处,院内系统确认后,回传挂号成功的信息,再于车内打印成凭条。这意味着,“上车即入院”,转送途中就打通了院内急救通道,待救护车开抵医院,无需挂号和分诊,简单交接后即可治疗或到功能科室检查。“人没到数据先行,能节省5-10分钟的时间,对于胸痛、脑卒中、外伤的病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该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车辆还装有高清摄像头,可通过终端实时上传车外路况、救治过程等,甚至可结合实时传输的生命数据实现远程音视频会诊,真正做到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形成完整互补的闭环链路。
5G救护车的应用也推动了全市各医院急救水平的提升,加强了院内科室的协作整合。目前,全市已有6家医院接入5G急救网络,分别是市一院、市二院、市中医医院、市五院、皖医弋矶山医院、皖医二附院,综合性公立医院的“组团式急救”将让芜湖120更快捷、更安全。
大江晚报记者 程茜 文 汪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