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区,群众念念不忘来点赞
周荒连(右二)向陈赟(左一)和吴艳(右一)展示腿部锻炼效果
“我姐姐、姐夫住在鸠江区四褐山街道四山社区,是‘空巢’老人,姐姐腿脚不便,姐夫有慢性病,多亏社区长期关爱,让我们放心不少。四山社区在服务老人工作方面做得不错,眼看春节即将到来,我希望能通过媒体对他们进行表扬。”此前,市民周先生致电大江晚报,诉说自己对社区的感激之情。
如周先生所言,社区对居民的冷暖感受最深,四山社区如何让群众心怀感激,还念念不忘地点赞?1月21日,记者来到该社区走访。
当日,记者走进位于城北的四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看到一些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帮助大妈们排练节目。社区副主任吴艳告诉记者:“我们后天有一场由老人表演、以老人为主要观众的演出,这是节前我们摸排老人精神文化需要所安排的活动。”得知记者来意后,社区民政专干陈赟说:“感谢居民表扬,现在几乎每个社区在服务老人、未成年人方面都尽心尽责。像周荒连、黄吕卫夫妇这样的‘空巢’老人,确实需要多关心。”
在她们带领下,记者来到周荒连、黄吕卫夫妇家,周荒连就是周先生的姐姐。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到来,正在扶着轮椅练习走路的周荒连和一旁照顾她的黄吕卫非常高兴,连忙招呼大家坐下。
周荒连说:“我要真心诚意地感谢社区,帮助我们及时解决困难,享受相关政策,还陪伴我们,听我诉说。我曾经一度想轻生,不想拖累亲人,是她们帮助我有了坚强活下去的勇气。”
记者了解到,周荒连小时候因病导致腿部出现问题,一直有行走困难、怕冷的症状,三伏天也要穿两条厚裤子。冬天需穿能自发热的裤子睡觉,否则无法入眠。周荒连告诉记者:“我按医生指导每天抬腿活动,现在有效果,能站一会,推着轮椅就能走。”记者在周荒连家门口以及卫生间等处,可以看到适老化设施。黄吕卫说:“都是社区帮忙搞的,让我们方便不少。我自己有脑梗等慢性病,儿子在外务工,如果不是弟弟和社区,真不敢想象我们能怎么办,对于我们这样的‘空巢’老人家庭,社区干部隔三差五就会上门。”
陈赟说:“2024年以来,我们积极申请鸠江区第二批‘五社联动’公益项目,帮助20多个残疾居民,有需要的老人获得了轮椅,还为有特别需要的老人定制轮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爱心人士的帮助与支持,让我们很暖心。”
记者在四山社区走访看到,针对辖区老龄群体占比高、高龄群体中困难群体占比高的“两高”现状,原日间照料中心升级改造为如今270平方米的养老服务站,站内功能分区完善,设有日间照料室、心理咨询室、康复室、阅读角、老年助餐点等多个功能区域,为开展多样化养老服务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在新的一年里,四山社区还将在老人助餐、老人互助等领域进行拓展。”吴艳说。
大江晚报记者 吴敏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