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社区闲置空间变身青年业校

字体大小:

一起写春联

非遗糖画体验

空间公益分享活动

本报讯  如何既助力大学生创业逐梦,又支持社区年轻居民“充电”奋进,为城市添彩?芜湖市弋江区澛港街道橡绿园社区的创新做法是,将社区闲置的空间无偿交给大学生创业团队运营,联合高校、区团委、区工会等多家单位共同打造DEMO空间青年业校。岁末年初,记者在橡绿园社区走访时,发现了这样一处充满活力的新空间。

DEMO空间青年业校位于伟星印长江小区西门,项目负责人是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孙奇瑞。“很感谢社区、学院团委等的支持,能让我们的创业想法落地生根,不惧毕业。”孙奇瑞及创业团队其实是橡绿园社区的“熟客”。早在大四前,他所在的“绘画鹿——传承非遗文化的志愿先锋”就经常在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承接社区公益暑托班,不仅点亮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也让家长们安心放心。利用专业特长开展的“育”见非遗活动中,鱼灯、漆扇、扎染、月琴等非遗制作,既培养了社区青少年美育意识,又弘扬了非遗文化。孙奇瑞及团队的公益足迹不仅在橡绿园社区,还延伸到多个街道、社区,共开展了6800余场公益活动。

有想法、有闯劲、愿做事……作为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兴,则城市兴。考虑到社区年轻居民较多,也有“充电”提升技能的需求,为实现青年大学生与社区青年的双向奔赴,今年10月底,橡绿园社区将位于伟星印长江小区一处300平米空间交给孙奇瑞及创业团队运营。经过设计、装修、运营,记者近日看到,原来闲置的空间区域划分明显,动静结合。入门左侧为党建空间,计划为党员提供专门的创新工作空间和资源支持,孵化党建引领的创新创业项目;中间区域开放自由,可开展技能课程或分享活动;右侧风格古朴典雅,着重弘扬非遗文化。

目前,刚运营不久的DEMO空间青年业校已尝试了几场公益活动。社区青年、亲子家庭、高校大学生们相聚在一起,写春联、聊民俗、沉浸式体验非遗糖画……大家距离拉近了,社区年味也有了。“接下来,我们还将链接高校资源,开展党建活动、公益讲座,低偿课程、孵化公益组织等,搭建起知识分享、技能提升、兴趣培养的多元舞台。”孙奇瑞介绍,大家关心的“充电”类课程不仅面向社区及弋江区的青年,同时面向大学生,计划于春节后开设烘焙、茶艺、书画、摄影等课程,希望能打造成为青年人点亮青春、放飞梦想的舞台。

本版图片由DEMO空间青年业校提供

大江晚报记者 芮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