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公益十多年 最大的受益人是自己
小记者施恩泽采访王艳侠(左)
“如果要说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我觉得帮助别人其实是成就了自我,其中的成长与收获是不可衡量的,最大的受益人是我自己。”面对小记者施恩泽的提问,“芜湖好人”王艳侠一字一句地回答说。投身公益十多年,43岁的王艳侠组建了弋江区蓝天爱心协会、“‘弋’路花开 少年军校”——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小小雷锋志愿团、爱心爸妈营等数支志愿服务小分队。
多年来,王艳侠带队深入村居、学校,联合多家爱心企业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捐资助困、国防教育等公益活动近500场,受益的青少年儿童达7万余人。星星点点的温暖,在她这里汇聚成实实在在的人文关怀。
2009年,王艳侠在芜湖创办传媒公司,创业过程中接触到爱心企业,一颗志愿服务的种子在她心中播下。小记者施恩泽问道:“您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的场景吗?”“当然记得”,王艳侠不假思索地说。那是在无为泥汊镇寒庙村的一所小学,全校一共50多个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我们开展了‘教育扶贫’,请来美术、书法、音乐等老师上兴趣课,孩子们可欢迎可兴奋啦。这还没完,大家学习后的作品也会收集起来,办展览、办活动,老师和孩子都很受鼓舞,觉得很有意义,也能让更多人看到并帮助他们。”
当时的王艳侠还是个志愿者“小白”,负责很多的“杂活”,比如人员的联系、来回接送、画作的穿绳等等,“什么都不太会干,但什么都愿意干。和团队一起,也能感到彼此间力量的传递与信念的漫延。”
后来,王艳侠又发起了“益起读 爱分享”项目,收集闲置图书达2820本,在全市设立了10个公益图书角,提供书籍给留守儿童免费阅读。“我们的书都是幼儿园家庭和爱心企业捐赠的,孩子可以用闲置图书换绿植,也可以在爱心集市用图书换善款。”图书角开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包括蛋糕店、咖啡店等,营造了满满的书香氛围。
2019年,王艳侠组织成立了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队,以红色传承为主题,退役军人作为志愿队伍的骨干力量,走遍弋江区中小学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学期内每周定期开展国防知识讲座、国防社团课、国旗班训练、军事队列练习、军事武器使用、包扎急救知识等相关教育,组织学生为边海防官兵制作了300多张丰富多彩的新年贺卡,弘扬拥军优属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同时,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组织青少年儿童赴军营、红色基地实地参观,沉浸式体验军营生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多年来,王艳侠个人为困难儿童、疫情和抗洪抢险等捐款捐物近6万余元,先后获评芜湖市“最美志愿者”、芜湖市“最美拥军人物”、芜湖市“三八红旗手”、弋江区“最美劳动者”、“芜湖好人”等荣誉。
王艳侠将这些故事讲给小记者施恩泽听,也嘱咐新时代的小小少年要尽个人所能去帮助别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希望小记者一路品学兼优,努力学习,未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大江晚报记者 程茜 文/摄
学习“好人” 助人为乐
芜湖小记者 施恩泽 (镜湖小学502班)
8月30日下午,我和大江晚报记者程茜老师一起采访了“芜湖好人”王艳侠,十多年来,她深入村居、学校,联合多家爱心企业开展家庭教育、关爱留守儿童、捐资助困、国防教育等公益活动近500场。
“您为什么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是我问的第一个问题。王阿姨用亲身经历告诉我,志愿服务可以“救人”,深深震撼了我。2019年1月,王阿姨得知一个17岁女孩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生命危在旦夕,面对手术治疗费用还有70多万元缺口时,王阿姨主动担任“大病救助帮扶”志愿者,发出爱心接力,开通捐赠渠道,走访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捐赠,筹得80余万元的善款。在女孩治疗的两年多时间里,王阿姨还帮忙预约医生、沟通治疗方案、协调医疗经费报销,如今女孩已恢复良好。
“是什么让你在助人为乐的道路上坚持了十多年?”王阿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让我印象也非常深刻。“在助人为乐的过程中,我觉得最大的受益人是我自己,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也在成长并拥有了价值。”她还说,“坚持一般是针对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对我来说,做公益活动、做好事一点儿也不困难,我乐在其中,我享受其中”。
我也想成为像王阿姨这样的好人,我能做点什么呢?在采访前,我得知王阿姨发起过“益起读 爱分享”公益行动,收集闲置图书,给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提供免费阅读的场所,于是,我从家里的书架上精心挑选了10本书,捐赠给了“益起读”公益图书角。
王阿姨给我点了个大大的赞,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作为一个学生,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好好学习,孝顺父母,然后再做一些力所能及、助人为乐的事。”我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