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警当“群主”你呼我应
社区民警进行普法宣传
湾沚居民通过网上警民议事厅反映可疑情况
社区民警接到群众求助立即回应
新学期又开始了,最近不少居民都收到了提醒:“要小心啊,最近骗子可能会想办法跑到家长群里冒充老师收费,警民议事厅反复提醒了,大家没事点开看看。”这个“网上警民议事厅”是指2022年9月初开始,芜湖市公安局按照上级部署,利用微信群为民服务的工作新模式。实践中,“网上警民议事厅”不但能提醒防范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侵害,开展普法教育,助力治安,还能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遇到的种种烦难事。可以说,两年来“网上警民议事厅”已从走进到融入芜湖群众生活中。
悄悄在群里说一声
小偷被抓了现行
“网上警民议事厅”有呼有应吸引了越来越多居民加入,现如今芜湖市每个派出所根据辖区实际情况会设置若干微信群,每个群基本上都会有数百位群友。有居民对这个微信群的感受首先是触手可及的安全感,“发现可疑情况,不用打电话,悄悄在群里说一下就有民警去调查,如果真有坏人违法犯罪,他干不成也跑不掉”。
如其所言,南陵县家发派出所滨玉社区居民就曾通过辖区“网上警民议事厅”反映,当日下夜班回家时发现有两个人在小区内鬼鬼祟祟。民警辅警立即赶到小区排查,躲在暗处的两个人夺路而逃,最终还是被抓获并交代,他们多次趁着夜深人静在小区内拉车门盗窃。对此,民警也为这个警惕又热心的居民点赞。
湾沚区的居民也善用“网上警民议事厅”为公安机关提供有效线索,抓获了一名小偷,挽回了受害人损失。近年来,随着芜湖市各地“网上警民议事厅”有呼有应的氛围越来越好,居民通过该微信群及时提供违法犯罪线索,积极参与义警活动的热情持续高涨,为打造平安芜湖提供了助力。
凌晨反映的苦恼
早上就得到解决
居民对于“网上警民议事厅”的亲切感、信赖感还在于这个微信群真的能帮忙。调解矛盾、解决困难……有居民开玩笑说:“手机里有这个警民议事厅,就像带了阿拉丁神灯,还不限次数。”
一天凌晨4时许,当夜值班的文化路社区民警袁旭中处理完一起警情后,又拿起手机翻看其管理的“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群,看到了居民张大姐不久前给自己留言:“楼上有噪音,希望帮助解决。”考虑到这个时间点前往,恐会打搅居民休息,于是在群里回了一条信息,表示一早便会解决。
当日早上7时,已在岗24小时的袁旭中不顾疲惫,立即会同小区物业到住户家里实地了解。原来,张大姐家楼上住着某公司几个刻苦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经常加班,往往凌晨时分到家,在入户、洗漱、就寝过程中产生噪音。为了能解决这一纠纷,袁旭中当即联系该公司负责人到场,现场共同协商解决问题。该负责人采纳袁旭中给出的建议,给房间铺设地毯、桌椅粘贴静音贴等隔音措施。民警深夜回复居民留言,并一早解决事情的做法,赢得了张大姐以及广大群友的好评点赞。
除了及时调解邻里矛盾争议,一些居民觉得烦心的事也会反映到群里,哪里路灯不亮了,谁家认错了大鹅,屋檐下有个马蜂窝……往往只要居民反映到群里,很快就有回应。
创新升级“线上+线下”
警格融入社区网格
为了让“网上警民议事厅”更好地服务群众,近年来,芜湖公安创新思维,充分利用社区小亭、群众聚集点、聊天室、长廊、休息长凳、广场等资源广泛开展各类定期、相约等形式的居民议事聊天活动。芜湖各“网上警民议事厅”已创新升级成“线上+线下”,即“网上警民议事厅”和“小亭议事厅”优势融合互补,把警格融入社区网格中,协商共治,成为社区民警了解民意、掌握民情、发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重要工作模式。
目前,芜湖共有470余个“网上警民议事厅”微信群,作为群主的社区民警更是付出了许多。在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节假日,群众过节,民警站岗,广大社区民警也在群坚守,一刻也不间断地开展各项工作,得到广大社区群众的赞誉。
今年上半年,芜湖市公安局一个“网上警民议事厅”典型案例被安徽省公安厅评为优秀案例,在全省2023年度“网上警民议事厅”优秀群主、百佳群主、成绩突出先进个人评选中,芜湖市公安局1名民警被评为“优秀群主”、7名民警被评为“百佳群主”、一名民警被评为“成绩突出先进个人”。
大江晚报记者 吴敏
本版图片由芜湖市公安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