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城市“微循环” 串起民生“幸福路”
“断头路”是城市交通的“肠梗阻”,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影响了城市高质量发展。今年,芜湖市人民城市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继续开展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行动。目前,一批项目如期开工、完工,一个个被视为顽疾的交通堵点被破解,一条条承载着百姓期盼的道路徐徐延伸。
主城区这条300米长支巷打通了
人在这头,目的地在那头,明明相隔不远,却无法通行,这是“断头路”的真实写照。位于镜湖区的张家山北巷曾经就是这样一条“断头路”,由于一个工程项目部堵在道路东段,这条南北向起于营盘山路、东西向终于张家山支路的道路被“拦腰截断”。附近后家山庄居民去张家山支路、洗布山花园居民去南北向张家山北巷只能绕行。不仅如此,道路两侧杂草丛生,路况较差,还有很多空置的商户门面房。
为回应企业群众期盼,2023年11月,镜湖区住交局对300米长的张家山北巷开启了打通建设工程。经过5个月的施工,破旧项目部被拆除,整条道路由老旧混凝土路面改为沥青路面,宽度拓展到15米,其中7米为花岗岩人行道。同时还进行了排水、绿化等改造,原先的杂乱绿化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行道树,整条道路既平坦开阔又干净大气。
焕然一新的道路不仅打通了张家山支路至镜湖小学段道路微循环,同时也让沿线商铺“活”起来,带动周边经济(如图)。记者7月4日下午现场走访时看到,原先不少空置的门面房已出租,正在进行装潢。刚从张家山支路理完发的程师傅,一边走回后家山庄的家中,一边夸赞说:“打通后方便多了,不用绕路了,距离缩短了,出行环境也舒心多了。”
这条油库企业唯一出行道路提升了
一条条“断头路”的打通,连通着百姓心声,也连接着区域发展。三山经开区保定街道的澄江北路两侧有三家油库企业,承担着芜湖及周边城市较大份额的供油任务。这条连接着长江大堤和疏港路、全长740米的道路也成了三家油库企业的唯一出行道路,每天有大量油罐车从此通行。然而,原来的道路只是普通乡村水泥路,远远不能满足三家油库企业和周边居民的通行需求。
2023年4月,澄江北路正式开工改造建设。据三山经开区重点处该项目负责人杨宇介绍,为了保障施工期间三家油库企业的通行,该条道路采取分段施工、分段通行。今年5月7日全部完成移交通行后,整条道路从原来的7米拓宽到18米,双向两车道,增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完善燃气、自来水和通信管道的建设,完全符合城市支路标准。
不仅如此,澄江北路建设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设有环保雨水口,人行道铺设了透水砖,整条道路既有颜值,也有内涵。
一个个“断头路”畅通项目完工了
城市道路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改善,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动脉”。记者从芜湖市人民城市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今年我市主要围绕缓堵保畅、完善配套、提升路网转换能力,开展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行动。
张家山北巷、澄江北路的打通和提升,只是我市今年开展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行动的一个缩影。据统计,经过上半年巡查调度、加紧建设,目前25个续建项目中,已推动万春二小周边围合路网工程(西侧支路)(暂定名)、澄江北路、通和路(站东路—合肥路)、万福路、孙荻路工程、荷形路、中沟路工程5个续建项目完工。32个新建项目中,已有潮起中江西侧规划支一路、纬七路、军二北路等14个新建项目开工,其中张家山北巷建设提升工程、消防支路东延伸段道排工程、嵩山路西延(银湖北路以西)拓宽改造工程3个新建项目已完工。
大江晚报记者 芮娟 文 许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