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永远忘不了那一往无前的身影

字体大小:

亲历者口述

我叫陈昆如,今年83岁。我的家乡保定街道夏家湖其实不是湖,而是江边的一个小村子,我家的位置正好就在现在芜湖长江二桥的下方,离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不远。

75年前,我家住的还是破旧的茅草房。在渡江战役前一个多月,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就已经在夏家湖集结,准备阻止北岸的解放军渡江。当时,有国民党直接吃住在我们家,父母带着我和两个姐姐住进了自家的地窖,很多村民家都是这样。

住在地窖的日子并不好受,狭小、阴暗、潮湿。饿的时候,父母会出地窖做些粑粑拿下来吃,不睡觉的时候,我们会点个菜油灯挤在一起聊天。那时候,我才8岁,不太懂事,也不敢多问,但心里又怕又慌。

1949年4月20日,我们习惯称那天是农历三月二十三。那时,正是长江枯水期快要结束之时,江面不宽,水流也比较缓,也正是百万大军渡江的好时机。晚上,我们在地窖里,能听到外面隆隆的炮声和猛烈的枪声。那一夜,我们都没睡着,父亲一边搂着我,一边安慰说,不用害怕,等天亮就好了。

果然,一夜过后,炮声、枪声消失了。大人们先出去探探风声,后来,小孩也好奇地跟着出了地窖。看到解放军,村民们欢欣鼓舞,有的送上水,有的递上吃的。可行色匆匆的解放军哪有时间填饱肚子,只喝了些水后就赶紧往高安方向进攻。很多村民还主动当起了向导,告诉解放军渡口在哪里,路怎么走。

后来的好几天时间,一批又一批解放军从江北乘船渡江到夏家湖,斗志昂扬,一往无前。很快,繁昌解放、南陵解放、芜湖解放。村民们也恢复日常生活,不用住地窖、不用啃干粮,我们一家人烧火做饭,终于可以围坐在桌前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

一晃,75年过去了。75年来,江水上涨再加破圩,我们搬了好几次家,住进了安置小区,离登陆点越来越远,但是我永远忘不了那晚属于胜利的炮声,永远忘不了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的身影。没有当年“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奋勇争先、不怕牺牲、斗志昂扬,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我很知足感激。

  

“同龄人”对话

陈昆如:“渡江第一船”登陆点夏家湖村民  1949年   8岁

江欣然:三山经开区保定中心小学学生  2024年   8岁

江欣然:爷爷,地窖是什么样的?您在地窖里待了那么久,心情如何?

陈昆如:地窖是在地下挖出来的一个洞坑,三米深,大概七八个平方米,就像“私人防空洞”。一开始呆在地窖里,我不习惯,哭着吵着要出去,可是想想外面的形势,心里又害怕,只能继续在里面待着。我记得,我从梯子爬出地窖那刻,眼睛被透亮的日光晃的有些不适应,看到一批又一批的解放军战士渡江而来,心里是真高兴。因为我终于不用再住地窖了,终于可以在阳光下跑啊跳啊,恢复自由了。

江欣然:渡江战役胜利后,您的生活有了哪些改变?

陈昆如:我和姐姐原本没有学上,一家人吃不饱穿不暖。渡江战役胜利的3年后,我终于开始上学了。有了文化知识,初中毕业后,我到农村生产队做统计工作,后来到大队、村委会工作,期间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休后的晚年生活很安逸。

江欣然:这些年,渡江战役对您和后代产生了哪些影响?

陈昆如:成长、生活在夏家湖,见到渡过江的人民解放军,是一辈子值得骄傲的事。这些年,我经常带着子孙回到长江边,或者去渡江第一船纪念馆参观,讲述那段经历,就是希望他们能了解如今幸福美好生活背后的不易,珍惜当下。

江欣然:爷爷,您认为我们小学生要学习渡江第一船哪些精神?

陈昆如:团结一致、同舟共济、不畏艰险、勇于拼搏,坚韧不拔、敢于争先等。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渡江第一船精神激励自己,不怕吃苦,迎难而上,争取更大的进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大江晚报记者 芮娟 整理 许诚 摄


对话者感悟

珍惜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

江欣然

穿上校服,带上笔和本子,春暖花开的4月,我有幸对话了一位见证人民解放军渡江的八旬老人。头发花白的陈昆如爷爷刚刚做完一场大手术在家休养,但是回忆起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依然思路清晰、声音洪亮,倍感振奋。

一边听,一边记,我更加明白了历史的重要性。历史不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那些亲身经历过的人们的回忆和故事。通过对话陈昆如爷爷,我仿佛置身在风雨夏家湖,也看到了解放军一往无前的身影,也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加深刻理解渡江第一船催人奋进的力量。只有团结和信念,才能驶向光明的彼岸。

对话陈昆如爷爷,不仅带我走进历史,也引我思考未来。我会珍惜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会铭记陈昆如爷爷的寄语,激励自己要勇敢、坚强,面对困难时不退缩;要团结、友爱,与他人和睦相处;要珍惜、感恩,不断进步成长,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