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芜湖街头121个邮筒忠诚守护“见字如面”

字体大小:

习惯了手机提示音的你,有多久没有感受收到一份手写信时怦然跳动的惊喜?有多久没有看到那些或潇洒或俏皮充满个人色彩的字迹?有多久没感受过灯下一笔一笔写出的郑重心意?那种“见字如面”的温暖,好久不见了。

今天,还有多少人在写信?有哪些人还在写信?默默守候在芜湖街头的邮筒是否还能正常使用?岁末年初,记者从中国邮政芜湖分公司获悉,尽管现在写信的人少了,但此类承担普遍服务重任的公共设施不会消失。芜湖现有邮政普遍服务收寄网点97个,邮筒121个。实现了城乡地区全覆盖,全市建制村直接通邮率达到100%。遍布全市的邮筒、邮箱,每天都会由投递员按时开箱,保证信件及时收发。

绿色邮筒

越来越“清闲”了

1月24日上午8点30分,在安徽工程大学内的绿色邮筒前,投递员许正虎冒着寒风骑着电动车准时出现,他熟练地打开邮筒盖,探头仔细查看,只有1封信,静静地躺在里面。他小心地取出放入邮包中,这样的动作在过去的38年里,他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

“我20岁进入邮政从事投递员工作,就是负责这一片区域,跑了几十年,比家还熟悉。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们骑自行车取件,那时候是信件最多的时候,一个邮筒最多能取出数百封信件,把邮包都塞得满满的。”许师傅感概地回忆,当时邮筒里很多是给外地上学、上班的亲友的家书,也有同学、笔友之间的书信交流,每到元旦、教师节等日子,邮筒里还会有大量的贺卡、明信片等。“拿在手里厚厚的信件,都是沉甸甸的惦念。”

后来,随着电脑、手机以及网络聊天工具的普及,写信的人就越来越少。有些年轻人甚至没见过邮票,也不知道写信的格式。邮筒,越来越“清闲”了。

还有哪些人还在写信呢?许师傅说:“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学生等群体,设立在大学校园里的邮筒,平时算是信件多的了,每天能有几封信,最多的时候有十来封,现在学生放假了,信就少了。”

不管信件多少

每天两次准时开箱

如今写信的人少了,邮政投递的服务却“升级”了。为了满足一些经常写信,又住得离邮筒比较远的市民寄信需求,许正虎师傅特意添加了他们的微信,有信件邮寄需要时,只需要在微信中和许师傅约好,投递员就能上门取信件。

现场,许师傅拨通了经常邮寄信件的郑女士的电话,询问其是否有信件需要邮寄。郑女士家比较偏远,附近没有邮筒,在过去一年里,许师傅常常为其上门取件。电话里,郑女士告诉记者:“现在电话、手机沟通很方便,但是手写信还是有着不一样的感觉,看到对方的字,就像见到这个人,能感受到对方的心情。我和家人保持着定期通信的习惯,邮政投递员还能上门取件,很让人感动。”

上午9点30分,在九华山路上的邮筒前,前来取信件的投递员程丽玉惊喜地发现邮箱里有几封信和明信片(如图)。看到这些信件信封上风格各异的字体,还有明信片上手画的可爱图案,亲手写下的真挚祝福,即使是旁观者,也被这个快时代中的手写浪漫而感动。

“虽然现在写信寄信的人越来越少,即使没有一封信,但我们每天二次开箱取信的制度依然不变。这个邮筒,经常有一些邮寄全国甚至国外的信件、明信片。”程丽玉表示,信件不超过20克,市内范围寄信,资费0.8元,寄信至市外,资费1.2元。如今信件条码化普及,每封平信都有着专属条码,可以在专门的系统内查询到信息,虽然信件比网络通信来说要慢一些,但是信件邮寄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邮筒不会消失

只要需要就一直在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发现,90%的芜湖市民都表示已经很少写信,也没有留意到街头邮筒的存在,还有的人以为邮筒已经不再使用了。当被问到“平时采用何种方式与亲友沟通”时,大部分市民都表示使用微信、短信等线上沟通方式。“速度慢”“没时间”,成为不写书信的主要理由。即使如此,当被问及“如果你收到一封手写信,会不会开心”这一问题时,大部分人都认为很惊喜。

退休教师李女士表示,现在小学课本上还是会教孩子们写信的格式,但是很遗憾现在很多孩子从没真正体验过通过笔下文字进行思想交流的快乐。虽然时代在发展,大家都习惯了快节奏的即时沟通,有时候慢下来、静下来,在灯光下用心写一封信,用手中的笔给远方的人来一场心灵的对话,相信会收获不一样的感动。她认为,文字与心灵的真诚沟通永不过时。

记者从芜湖市邮政部门了解到,如今邮箱、邮筒尽管使用率不高,却不会轻易减少及撤销。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明确规定,邮筒是为市民提供便利的邮政工具,承担着为社会服务的职责,保障着人们行使通信自由的权利。邮筒设立时,要充分考虑区域分布、人口密度、服务半径等诸多因素,经过一系列科学的规划,邮筒才能出现在街头“站岗”。每一个邮筒或邮箱,每天都有专人逐个打开收信。不仅如此,它们还要定期经受“试信”考验,比如往某个邮筒中塞入一封寄往指定地方的信件,从而检查取信、分拣、投递等各个环节的时效性。

邮筒与书信,是一种文化符号。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永远不可缺少。作为承载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绿色使者”,如何增加邮筒的使用功能,开发出更多的“情感产品”,让更多的人愿意重新选择手写信“鸿雁传书”,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大江晚报记者 顾娅 文 记者  汪武 实习生 苏海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