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个月芜湖实现进出口总额169亿美元
12月25日,市商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芜湖市外贸发展情况。今年以来,市商务局围绕未来五年“聚焦高质量、冲刺八千亿、建成副中心”的总要求,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提质量。一年来,稳外贸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1月底,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69亿美元,同比增长35.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在中部非省会城市中进出口总量排名第一。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超18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5%。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外贸发展亮点纷呈。具体看,机电产品出口贡献突出,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额超1亿美元以上企业约32家,同时,将首次实现进出口超50亿美元企业1家,合计实现出口总额约135亿美元,约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5%。在奇瑞、美的、中联等重点企业的带动下我市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较快,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约91.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2%。
外贸“新三样”出口厚积薄发,预计我市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外贸“新三样”产品,全年实现出口总额约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倍以上,且我市企业产品出口正处在起步阶段,未来增长空间很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快速增长,预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年实现进出口约9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50%,高于整体115个百分点,占全市进出口总额50%以上;对RCEP成员国实现进出口约35亿美元,增长约10%,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约19%。
二手车出口持续加速,自2020年我市获批开展二手车出口试点以来,21年、22年分别出口二手车1645辆和2114辆,出口额分别为1600万美元和2990万美元。预计,今年7家试点企业将实现二手车出口约6000辆,同上一年增长约270%,出口总额超1亿美元,同上一年增长350%。出口主要地区为中亚、北非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车型主要以国内品牌的商用车为主。
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预计,全年完成跨境电商交易额6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0%以上。全市外贸企业使用海外仓53个,3家企业海外仓上线全国“海外智慧物流平台”,1家企业海外仓获评首批省级公共海外仓。新增外贸综合服务企业3家。大力推动“出海芜优”行动”,组织150余家企业出海参加20余场境外国际展会,累计签约订单(含意向订单)约4亿美元。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展会,今年我市企业参加广交会热情高涨,第133届、134届广交会共有88家企业、300余名企业人员参展,展位累计153个,其中,品牌展位19个,一般性展位134个。为提高第135届广交会参展水平,优化参展企业结构,提高展位使用效率,维护参展秩序,市商务局已制定了《芜湖市广交会一般性展位分配方案》,有序推进第135届参展工作。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推进芜湖开放型经济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
大江晚报记者 汤荣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