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冰雪考验的“芜湖故事”
江南的雪,来得让人有点猝不及防。上一周,芜湖最高气温超20℃,而在本周初,突降大雪。低温冰冻天气,对生产生活构成严峻挑战。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把影响降到最低,如何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是全市上下应对冰寒、除雪保畅的核心任务。芜湖,用实际行动交出一份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决策力+执行力
冰雪来临之前,市委市政府未雨绸缪,高度重视,大到整体除雪保畅安排,小到马路慢行道的排查检修,都作出周密详尽的工作安排。
12月18日,暴雪来临当日,为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对工作,在外招商考察的市委主要领导再次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5日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压实工作责任,细化防范措施,完善应急预案,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同时委托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上路开展督导。
当天上午和晚间,市政府主要领导率队两次深入一线督导检查,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和市民群众,并指出:“此次降雪是对全市交通保障工作的一次考验,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就在今夜。各级各部门要提振精神士气,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各项工作做细做实。”
作为清扫积雪的主力军,市区一共组织动员了5300名机关干部、城管执法人员以及1737名60岁以下环卫工参加清扫积雪,投入了480台扫雪车、山猫车等机械设备。全市公安交警、应急、气象、交通、保供、农业、能源、水电气、物业管理等各行各业,均投入最优力量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主动担当、各尽其责,以防范应对的工作合力,为市民安全出行、城市安全运营保驾护航。同时,来自社区、企业、学校的广大志愿者,纷纷撸起衣袖、拿起铁锹,为扫雪除冰贡献力量。
12月19日,早晨气温零下3℃。开门外出前,很多上班族的内心直“打鼓”:今天路面冰冻厉害吗?会拥堵吗?然而,结果出乎意料——
市区的每条马路,包括主干道和次干道,都清扫得“一雪不染”;所有的桥梁、高架,都和晴天一样干净、通畅;所有的人行天桥都不见积雪;甚至连二街防洪墙上也扫出一条干净的路,供市民顺利徒步。“丝滑”是这一天芜湖市民的最大感受、共同感受。
从出门前的忐忑到出门时的惊奇,从路途中的震撼以及最后的感动……过山车似的情感波澜,让广大市民对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遇到恶劣天气环境,“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叮嘱的是一种情怀,“决战决胜的关键就在今夜”执行的是一种态度。那一晚,成千上万人的共同努力,展现了芜湖一如既往的务实务真,以及带给群众和企业的踏实放心。
可预期+可实现
最近一年多时间来,芜湖市无论是外出招商、接待外地投资者,或者举行“畅聊早餐会”等活动,很多企业家都不约而同表达了对芜湖营商环境的认可。有人还特别提到了去年疫情期间,芜湖市处置措施之快之准,处理细节之柔之全。以美的为代表的众多企业一致认为,企业放在芜湖,始终被这座城市“当成自家人”,遇到任何困难,企业都坚信政府会与他们一道全力以赴解决。
事实确实如此。最近市委主要领导赴北京参加“投资芜湖行(北京站)”活动时,对在场的100多位企业家说,在芜湖投资创业,市委市政府永远把服务当成第一要务,大家有任何困难、问题、建议,可以直接向市委书记、市长等各级负责同志反映。
“可以随时打电话、发微信给我,我会告诉你这件事怎么解决、找哪个部门解决。”市委主要领导表示,在芜湖有任何问题都有反映渠道、解决路径,会给企业投资提供一个可预期、可实现的发展环境。
多年来,芜湖在矢志创新的同时,一直靠着严谨高效的执行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城市取得的每分成就,都凝结着每个人、一代代人的智慧和汗水。
产业培育方面,坚定不移贯彻“制造业立市”,制造业综合实力居全国第25位,26年初心不改打造民族汽车工业的一张亮丽名片,有望成为全国不多的拥有两家世界500强的地级市;
综合交通方面,在水运、路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空水公铁”多式联运,以芜湖港、芜宣机场为抓手,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环境服务方面,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持续升级教育、医疗、文化功能,用心建设人民书房、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如今城市环境优美、布局合理、交通便捷、配套完善、智慧韧性,公共服务质量居全国第19位;
在芜湖投资,企业从签约开始,政府就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的服务保障,而且是一棒接着一棒,一任接着一任;
在芜湖生活,大到一座公园一面湖泊,小到家门口的一条小道一丛绿化,都在慢慢按计划改观改善,让市民在时间的流逝中,无声地感受生活的美好;
务实是踏实的前提,踏实是务实的归结。可预期与可实现,带来的恰恰是城市的一种务实作风和踏实心态。只有踏踏实实地抓产业、创新、融通、人才、服务,才能让所有市场主体和普通市民感到在芜湖创业、学习生活是安心放心的,一定能收获“稳稳的结果”“稳稳的幸福”。
表现在大的方面,就是城市朝着“聚焦高质量、冲刺八千亿、建成副中心”的目标蹄稳步疾前行,并且一定可以行稳致远,逐步在安徽、长三角乃至全国,展现更大的影响力和辨识度。
表现在小的方面,则是市民能感受到每一年发生的变化,在工作生活中哪怕遇到像冰雪这样的暂时困难,也始终坚信一定能最优解决,结果一定不会让群众失望。每个市民和企业家在城市发展中,都能实现事业增值、财富增值、智力增值、健康增值、情感增值。
善治善为,更能让企业和市民拥有踏实感、拥抱获得感。历经风雪冰寒以及前行道路上的各种考验,芜湖一定更坚韧更务实更努力,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不断书写新篇章新故事新辉煌。
芜湖日报记者 张申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