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以作风之“变”推动芜湖之“进”

字体大小:

在本轮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中,如果说思想大解放是先导、环境大优化是基础、能力大提升是保障,那么作风大转变则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是任务大落实的前提。

在芜湖市委历次开展的思想解放大讨论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是大家对于优良工作作风达成的一个共识。特别是将“想干事”居于首位,直接道出了芜湖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核心秘钥。

从谋于陋室、成于荒滩的奇瑞,到向海而兴、借船出海的海螺,从无中生有、横空出世的方特,再到创国内第三代半导体私募股权融资规模历史之最的长飞先进和立足安徽、面向全球打造的芜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项目以及其背后的产业,都是历届党委、政府敢想敢干、敢于担责,做前人未做之事、领风气之先开创的。而“东数西算”国家工程、省域副中心建设等国家和省级战略机遇,也没有一个是坐在家中等来,而是党员干部先干出成绩、打下基础,再去争、去要来的。

可以说,芜湖今天的发展局面都是由“想干事”的思想自觉催生的行动自觉。这也是为什么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不止一次强调说,如果在我们的手上错过了机遇、贻误了战机,我们就对不起时代、对不起人民、对不起组织。这一认识对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因此,推动作风大转变,首先就是要把“想干事”作为职责所系、价值所在,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心中有民”便要“行之利民”。眼下,最突出的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扎实的作风抓好调查研究,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清单化、闭环式推动问题解决,特别是要从政策、制度层面发力,去解决共性问题、深层次矛盾,真正当勇蹚深水、击楫中流的开路先锋。

有了“想干事”的内生动力,还要有“能干事”的制度保障。推动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根本上要靠作风建设制度化。要建立完善奖惩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 既要划出红线,让干部知道哪些不能做,教育引导他们不越雷池;也要激励担当作为,树立“法无禁止即可为” “先发地区能干我们就能干”的理念,鼓励干部卸下负担、放开手脚,敢于做一些领跑的事情。

“干成事”靠的不仅是满腔热血,还要有实实在在的过硬本领。在沪苏浙等先发地区,往往一个基层的招商工作人员都具备全产业链知识,不仅对产业前沿信息如数家珍,甚至能把产品拆开分析零部件构成。这就警醒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补课充电”的紧迫感,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深入基层一线锻炼,在实战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等能力。

当前,“四风”问题在少数党员干部中隐形变异、反复回潮,违规吃喝等中央三令五申严厉禁止的行为时有出现……其根子在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权力观扭曲。长此以往,“不出事”的生态环境就会腐坏。同“四风”问题作斗争,就是同人性的弱点作斗争,就是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带头破除特权思想,真正把心思用在谋工作、促发展上,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城市“发展指数”和群众“幸福指数”。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建设省域副中心、打造安徽经济增长第二极的历史伟业,没有一个局外人,也没有一位旁观者。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作风之变引领发展之变、推动芜湖之进,争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表率,知重负重、干事担事,滚石上山、攻坚拔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芜湖篇章,不断创造无愧于时代要求、无愧于人民期盼、无愧于组织重托的新业绩。

大江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