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烟火气燃起江城夜活力
中御弋江南漫步街夜市火爆
昨日本报刊发的“江城超全夜市地图”引起了市民的深厚兴趣。“沿溜入阊门,千灯夜市喧”,自古商业气息浓厚的江城芜湖,在全国夜市经济全面复苏,市民开启逛吃模式的热潮下,更是夜市经济的“弄潮儿”。从率先出台促进夜市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到中央城、雨耕山、正嘉广场、星悦广场……夜市经济正在江城遍地开花。
夜市的灯火城市的灵魂
逛吃逛吃的顾客、忙得不可开交的摊主,更重要的是那烤架上嗞嗞作响的烤串、炒锅里翻腾的香肠炒饭、盘子里当红小龙虾、餐桌上碰撞的酒杯和友情……这一幕幕大片,正在江城的各个夜市上演。褪去了白天的压力,远离了工作和职场,许多市民在夜市里,重新体会到了生活的意义。
在正嘉广场,夜市上飘香的小吃,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市民。年轻情侣牵手同行,三五好友结伴而来,一家四口笑声不断,整条街生活感满满,烟火气十足。一位90后市民一边撸着串,一边感慨地告诉记者,“淄博火了后,一直想芜湖也有这样的地方,结果还真是我‘孤陋寡闻’,在家宅久了,没想到芜湖现在真的有这么多媲美淄博的夜市了。”在中央城吃货街,摊主的叫卖声、食客的交谈声、商户播放的音乐声此起彼伏,各色亮眼招牌灯光交错。随着夜幕降临,广场上聚集的人群越来越多,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市民一边享受着美味,一边分享着茶余饭后的故事。
除了美食,芜湖夜市也在不断寻求突破,不断进阶。中御弋江南漫步街,除了以美食为基点,在景观打造上以浪漫元素搭配全夜景亮化,独特的盛唐文化,构建芜湖独特的商业街区,形成网红IP打卡点,必将成为芜湖逛街新胜地。八佰伴夜市则不断挖掘夜市文化特色,不断更换夜市主题,开发了“相见欢古韵坊市”等主题古风夜市活动。
小小摊位撑起美好生活
“终于开街了,希望大家有空都能来夜市逛逛!”在中御弋江南漫步街,一位阜阳卷馍摊主一边笑一边麻利地包着卷馍。“非常开心弋江区能有这样的一个夜市,这里客流量大,生意好,让我们这些小摊小贩有了落脚点。”摊主激动地说着,高兴劲儿溢于言表。小小的摊位,承载着一家人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芜湖夜市的繁荣,让很多有一技之长的市民,在烟火气弥漫的摊位上实现梦想。“我也没啥文化,干这个已经有十年了,这也是我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以前我们一边营业,一边还担心被赶,现在好了,我们在合规的夜市经营,再也不用担心了!”在星悦广场夜市,售卖烤鱿鱼的摊主,一边翻转着手中的鱿鱼,一边开心地说。因为集中规范营业,摊点的卫生也肉眼可见地改善了。“你看,我们在地上都铺上了隔油垫,每次收摊后,也把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雨耕山,经营烤冷面的摊主表示,“现在和以前马路边不一样,这就是我相对固定的经营点,自己的地方,没有理由不搞干净啊。再说,人家看到你的摊位脏兮兮的,谁还有胃口来啊?”
除了经营场所固定了,规范的夜市经营也聚拢了人气,让很多摊贩享受到了红利。在中御弋江南漫步街,一位摊主开心地表示,“以前我们就是游击队,现在好了,这里有这么大的夜市,很多人会有目的地到这来逛,人气比以前的路边摊旺多了。以前靠我们,谁会想到搞什么主题,也不会像现在,有这么多网红来探店。”因为夜市有策划、有运营、有宣传、有服务,这些都是之前“散兵游勇”们难以达到的。
柔性执法呵护城市烟火气
从顶层设计,到部门协同,从营造氛围到柔性执法,芜湖这座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呵护着江城烟火气的升腾。从禁止到规范,从管理到服务,执政为民的口号,也正是在容缺受理,依法豁免登记这样的管理细节中体现。
据了解,为加大对夜市经济的扶持,从2021年开始,我市先后赴长沙、合肥、淄博等地专题学习调研夜间经济发展经验。同时借鉴长沙、合肥、成都、温州等地的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在全省率先出台《芜湖市促进夜间经济发展若干政策规定》,联合市文旅局和市体育局,围绕夜间餐饮消费、文体活动、数字消费等推出11条奖补政策,对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各类市场主体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扶持,充分调动夜间经济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品质夜市和夜间经济消费场景。此外,与夜市经济密切相关的城管、市场监督等部门,也通过容缺办理、柔性执法等具体措施,“点亮”江城夜市“烟火气”。
通过发挥合力,2020年芜湖获得“2020年度中国夜游名城”的称号;2021年芜湖方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芜湖古城先后入选安徽省特色商业街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通过积极发展夜间集市,镜湖区芜湖古城、万达金街、雨耕山夜市,鸠江区星悦烟火巷、仁和新街、正嘉广场,弋江区中央城财富街、中御弋江南漫步街等一批代表性的夜市街区初步形成。
夜市遍地开花期待五彩斑斓
麻辣小龙虾,孜然烧烤摊……在江城夜市遍地开花的同时,市民对夜市的期待也逐渐提高,既要吃得好,也要吃得丰富,还要吃得划算。采访中,夜市摊位千摊一面、网红爆款缺失、业态模式单一等,也成为市民希望夜市能够更上一层楼的主要建议。
采访中,记者先后探访了中央城吃货街、正嘉广场、星悦广场、八佰伴夜市、雨耕山夜市等多个夜市,发现各个夜市的业态主要集中在餐饮方面,夜健、夜游、夜娱等业态形式发展得还不是很火爆。在健身休闲、夜间游玩、文化艺术等方面,暂时还没出现让广大市民普遍认可、比较有参与感和体验感的“夜经济”品牌。在雨耕山夜市,正在就餐的孙先生表示,“现在芜湖夜市,主要是各种小吃摊位,但我们市民晚上出来逛,需求也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吃,我们还有娱乐、健身、休闲等各种需求。希望芜湖的夜市业态能够丰富一点,比如能不能有街头快闪这样的表演,街头篮球赛、五人足球赛这些体育项目。”
除了业态单一,还有的市民表示,夜市从路边摊进化而来,首先就应该是一个亲民的地方,有性价比对夜市融入便民生活服务圈至关重要。“夜市的价格一定要亲民,才能得到消费者认可,集便利、家常、实惠于一身,让有需要的市民感受到城市温情。”在星悦广场正在吃龙虾的市民强先生表示。
还有不少市民认为,目前城区“夜市经济”发展已经积累一定基础,期待能够涌现出更多“爆款”,更多“头雁”,进而推动城区“夜市经济”全面火爆。有的市民则希望,公共服务一定要配套好,比如能不能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将夜市周边的马路,开辟为临时停车场,周末和节假日,公交车和轨道交通的运营能否再延迟一点等。
大江晚报记者 汤荣汛 文 许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