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从老家田间到小店餐桌 小童在“番茄饭堂”沉淀历练

字体大小:

准备食材

亲自采摘

我为自己代言

走在城市街头,每个人都为了平凡的生活拼尽全力。街边一间不起眼的小饭店,往往也藏着一份动人的坚持与努力。

为了开一家平价快餐店,在上海打工的90后小伙童挺松和妻子回到老家宣城泾县的大山里,承包荒地、种粮种菜、放养鸡鸭,用整整一年半的时间种植出满意的食材后,去年9月,他在芜湖开起了人生中的第一家店。

3月28日,凌晨三点,天还未亮。清晨的大山里一片寂静,童挺松就起床了,他必须在天亮以前去门口的树上捉鸡。“鸡鸭都是散养的,天一亮,鸡就下树,到处跑,就难捉了。”捉了鸡,童挺松和父亲一起到地里采摘新鲜蔬菜,水灵灵带着露水的香椿头、莴笋、大葱、菜薹等蔬菜装满车。上午七点,童挺松驱车70多公里,从宣城泾县童疃村开车一个多小时到达芜湖弋江区的番茄饭堂。

早上八点,春日的阳光洒进明亮整洁的饭厅,童挺松将带着泥土气息的食材交到妻子冯俊的手中,后厨开始忙碌起来。这间不大的店面,处处干净素雅,最有特色的要属墙上的宣传海报。海报主角正是小童一家人,照片中黑黝黝的小童在田间提着刚从泥土中拔出的红薯,妻子冯俊满面笑容地在鸡舍中捧着刚捡的鸡蛋,小童的父亲双手捧起金灿灿的稻谷……自己为自己“代言”,因为真实而亲切。

“我以前在上海打工,做过房产中介、工程监理、外贸员,当时要么点外卖要么吃路边摊,又贵又不放心,没有家的感觉。工作辛苦可以坚持,吃不上一顿好饭,就太难受了。”小童说,“我是农村孩子,从小种地,田间地头的新鲜蔬菜、稻米、鸡鸭,就是我最好的资源。”

自称理想主义农村人的童挺松对于做餐饮有着自己的执着与原则,“菜是我自己种的,稻米是我自己种的,鸡是我自己养的,香油我自己种植榨的,从老家到客户餐桌不超过7小时,没有科技与狠活,就是新鲜放心的农家菜”。

小童曾在芜湖求学,娶了南陵姑娘,成为芜湖女婿。不愿再继续打工漂泊,夫妻俩带着孩子在芜湖创业定居,“芜湖城市很有活力,对年轻人创业也有很多扶持政策,在这里我们有扎根的信心”。

理想总会经历风雨的历练。去年下半年,小童筹备已久的小店刚开起来没多久,就经历了疫情反复的影响。再难的时候,小童也没有关店一天,自己去送外卖,想办法克服困难,亏本了几个月,但守住了店。越是艰难越要沉淀,小童利用这段时间学习短视频制作,把自己种植、采摘、运输食材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发到抖音,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让小童感动的是一些芜湖的抖音网友,从很远的地方特意开车来吃一顿饭,还预订了小童父亲亲手种植的新米,“今年家里的稻米种植面积从80亩扩大到150亩了,生活越来越有希望。”

经历了严冬,今年复苏的春天才更显珍贵。“生意慢慢好起来了,昨天营业额达到了2000多元,这个月有望扭亏为盈。”如今小店里还创造了4个工作岗位。清洁阿姨会将碗筷洗完之后用开水烫过再放入消毒柜里,厨师小伙坚持用家常菜的做法,绝不偷工减料,每一位员工都认可小童“把客人当做家人一样对待”的理念,一起努力让每一位来就餐客人尝到家的味道。

临近中午,香椿煎鸡蛋、番茄炒鸡蛋、土豆杂酱、红烧鸡块、肉末豆腐、清炒菜薹……20道家常菜整齐铺开,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在这里,两荤一素加米饭20元就能吃好吃饱,前来就餐的人渐渐坐满,百味升腾的小店中暖意融融。童挺松一家人默默坚守着这份小店烟火:“我相信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就会迎来春天。”

大江晚报记者 顾娅 文 吴安亚 摄

记者手记


“刷”到的小店

认识小童,是个意外。

3月26日,记者刷抖音时,一个如宫崎骏漫画般美好的春日乡村美景视频吸引了我。点开作者头像继续看,竟然停不下来,一个个记录着和父亲一起鱼塘抓鱼、地里种菜、饲养鸡鸭、制作美食的视频充满着田园乐趣,从视频里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热爱生活、满怀理想的“新农人”“创业者”。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希望越来越多像小童这样的年轻人找到自己的路,并坚定地走下去。

大江晚报 顾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