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朵朵菌菇撑开乡村振兴“致富伞”

字体大小:

一说起南陵县籍山镇界山村,人们往往立刻联想到界山老鸭汤。但如今界山的“名片”已不仅仅只有老鸭汤,质优、味美的香菇,正逐渐成为界山的一张新“名片”。

菌菇棒上生出“致富伞”

一进界山村,就会被路边一排排黑色塑料大棚所吸引。大棚外骄阳似火,大棚内一层层菌菇棒正在弱光和湿度适宜的环境里静静“沉睡”。别看这些直径10厘米长50厘米的“棒子”,黑乎乎的毫不起眼,可是在界山村菇农的手里,它们是“宝贝棒”,而菌菇棒生长的伞状鲜菇,则被菇农称为“致富伞”。

“鲜菇在每年10月中旬上市,一直到来年的3月。一根菌菇棒,能产鲜菇1斤半,每斤的批发价在6-7元。”界山村的南陵县前飞食用菌合作社负责人赵泉水介绍说,这些菌菇棒是用木屑和麸皮制成。菌菇棒要经过装袋、灭菌、接种,最后才能长出伞状的鲜菇。赵泉水是界山村人,早年在家种田,后来在外工作过一段时间,再回乡从事鲜菇种植。“我们原来是小作坊生产,去年建成了一条半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菌菇棒100多万根,除了本地销售,还卖到江苏的溧水等地。鲜菇采完后,菌菇棒经过粉碎还可以变为优质的有机肥料。”赵泉水说。

2017年开始,界山村成立了南陵县前飞食用菌合作社,利用扶贫基地和闲置的老学校等资源,开展鲜菇种植。“种植大棚分为层架棚和覆土棚两种,目前我们已有层架棚10个,覆土棚50个。”界山村党总支书记管永峰说,层架棚是将菌菇棒一层层架放,而覆土棚则是将菌菇棒单层放置并盖上泥土。一个覆土棚可容纳5000根菌菇棒,层架棚更是能放置菌菇棒2万根。

随着界山村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也带动了周边农户加入到菌菇种植的行列。“我们提供菌菇棒、技术培训、产品回收等,帮助大家共同致富。同时我们的种植基地还提供岗位,除长期用工30人外,还安排了周边农户80多人灵活就业。”管永峰自豪地说。目前,界山村的南陵县前飞食用菌合作社已经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之一。

小菌菇撬动大产业

界山村的菌菇种植是籍山镇食用菌产业的一个缩影。籍山镇是南陵县县城所在地,全镇总面积172.1平方公里,全镇人口140179人,其中农业人口8.6775万人。

籍山镇地形复杂,南高北低,中部处河谷平原,沃野平坦,沟渠纵横,池塘密布;东北部处江河平原圩区,多洼地,沟塘湖汊比比皆是,沟塘率达36%。适宜的阳光、水分、湿度、温度等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食用菌栽培。当地多处废弃的工地、闲置的学校和林下用地,可为建设食(药)用菌产业提供丰富土地资源。

近年来,籍山镇瞄准食用菌产业,大力推进“一镇一业”建设。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规模经营主体+合作经济组织+集体经济”模式,涌现出了一批“土专家”, 赵泉水就是其中一位。截止到目前,该镇已初步形成大棚覆土香菇栽培、袖珍菇集约化栽培、平菇简易温控种植、双孢蘑菇栽培等食用菌生产基地,同时,广大种植大户在种植过程中引进新品种、安装新设备、使用新材料、集成新技术,形成了具有籍山特色的成套种植技术。

“籍山镇历来有种植食用菌的传统,目前, 籍山镇食用菌生产主体29家,其中公司6家,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19家,全镇鲜菇年产量222万棒,并带动周边乡镇种植41万棒。”籍山镇农办主任王利红说,籍山镇注册了“长乐鳄”商标,正在注册“云菇小镇”商标,还在省农信体系指导下开展的“一朵菇”区块链技术应用试点项目,成为全国食用菌行业香菇、灵芝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典型。组建了食用菌科技特派团,在界山成立了全省食用菌专家工作站,专人负责界山村科技特派工作。“我们现在正在推行从覆土棚到层架棚的转变,深入挖掘籍山人文历史资源和农耕特色,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发展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皖南知名菌(农)旅康养融合云菇小镇。”王利红说。

在《南陵县一镇一业(云菇小镇)发展规划》上,籍山镇将依托现有资源,并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和籍山镇食用菌产业规划要求,合理布局,错位发展,重点建设2廊4片n点,沿318国道、205国道两侧建设施型食药用菌示范走廊;围绕界山、长乐、长塘、先进建设4个食用菌产业示范片;带动周边n个种植示范点建设,打造一批标准化可追溯的食用菌高产示范区。争取到2025年,全镇食药用菌年生产能力达到1亿棒(包);年产值达到10亿元,直接吸纳当地3500户左右农户就业;通过带动相关二三产业发展,新增当地农民就业6000多人;全镇食药用菌从业人员年均增收15000元以上,食药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兴旺、菇农持续增收。

管永峰有空就喜欢到种植基地里转转,“由于规模的扩大,为了保鲜,我们500立方米的冷库,今年将扩大到1000立方米,现在正在建设中。”在他眼里,一根根沉睡的菌菇棒,不久后,即将绽放出精彩,而菌菇棒上长出的一朵朵鲜菇,便是乡村振兴的希望。

图为界山村一角。

       赵泉水在大棚内检测湿度

       大棚里“沉睡”的菌菇棒

芜湖日报记者 李扬 文 花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