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芜湖

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字体大小:

市农工党

近年来,我市聚焦十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引领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已培育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62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8户,均位居全省第2位,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但也存在一些短板。

为此,建议:

(一)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细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围绕工业“六基”领域、重点集群和产业链,整合发改、经信、科技、财政等部门数据,精准识别潜在专精特新企业。细分梯度培育名单,自上而下建立“创新型中小”“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库,加大入库企业引导服务。动态跟踪入库企业,为入库企业提供普惠服务,推动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增量提质。狠抓招商引资。明确专精特新企业重点招引领域,围绕我市首位产业,采取全链条招商。

(二)支持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财政补贴等支持政策。引导支持企业技改,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加大专项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参与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提升项目,鼓励校企协同创新,助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争取发展主动权,争创知名品牌。

(三)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鼓励专精特新企业专注“只干一件事”,练就“独门绝技”,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拓展发展空间。落实“双碳”行动,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实施专精特新企业“数字赋能”工程,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

(四)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生态。围绕十大优势产业,重点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在项目申报、产业基金等政策支撑上予以倾斜。资金方面,统筹专精特新企业专项资金,支持企业采取多种方式融资。人才方面,制定完善更加开放包容的引才政策,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引进领军人才和技术带头人,提高企业研发创新水平。土地方面,积极筹措指标,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保障中小企业发展用地需求。以政府为主导,搭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服务专精特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