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芜湖

传承历史文脉 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字体大小:

原标题:

传承历史文脉 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访市人大代表张文泉

“同学们注意了,在薄如蝉翼的纱面上作画,难度极大,如果出现失误,整张纱网可能就需要拆掉重画,所以我们可以在题材上创新,化繁为简,降低难度,从传统文学故事简笔画入手……”日前,记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传承基地的教室里看到,市人大代表、芜湖电缆工业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芜湖市剔墨纱灯张文泉(工匠)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张文泉正在指导学生制作剔墨纱灯。

剔墨纱灯,又名宫灯,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位列皖地八大特产之首。多年来,张文泉一直从事着剔墨纱灯制作技艺保护与传承工作,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在校学生。截至目前,张文泉已培养弟子近千名。“我的信念就是,一定不能让家乡的非遗文化被遗忘,剔墨纱灯这盏曾经璀璨的灯火必须延续下去。”张文泉坚定地说。

为了让剔墨纱灯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张文泉在传统制作技法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创新,设计开发出许多纱灯文创产品,让剔墨纱灯技艺有了更多元的现代表现形式。在她看来,文化传承需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要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活跃在社区,融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之中。

“地方文化,特别是非遗文化应当是全民的,是随着时间流逝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创新的,而不应该是个人的、狭隘的、书本的。”张文泉告诉记者,她认为城市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宝藏,它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对于提升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张文泉穿梭于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场馆,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形成了建议初稿。“我认为要进一步梳理和挖掘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立足文物发掘、保护和利用,助力历史文化品牌建设。同时,要打造宣传和展示平台,提升历史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活化历史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张文泉告诉记者,她将对建议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为守护传承好城市文脉积极发声。

芜湖日报记者 翟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