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芜湖,何以自信?

字体大小:

一个名为“芜湖(上海)产业创新中心”的项目,再度将芜湖与上海这两座相距400多公里的城市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个项目,是芜湖市在黄埔江畔精心打造的一块“科创飞地”,致力于建设高端人才的集聚中心、高水平企业的研发中心和面向国际的交流展示中心。

最近,芜湖市委书记宁波出席了创新中心二期项目的开工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志对其进行调研。芜湖渴望与上海加强深度融合的心态,可见一斑。

其实,芜湖与上海的缘分由来已久,历史上就被誉为“小上海”。斗转星移,在新时代,这一缘分以“小上海”抢滩“大上海”的全新方式加以延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设计在上海、生产在芜湖”“研发在上海、应用在芜湖”的“协同创新模式”,将会带给人们更加丰富的想象。上海,是中国城市自信的一个“样本”。而芜湖在上海打造“科创飞地”表明,芜湖人同样也是自信满满——他们生活的这座城市被冠以“小上海”的名号,实至名归。

自信——已成为芜湖人以及芜湖这座城市的基因。

芜湖,何以自信?

芜湖的自信,与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

芜湖地处长江下游皖江段,别称“江城”。其西北部以冲击平原为主,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从而使得整座城市呈现出“半城山、半城水”的优雅景致,也使得这里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要道。芜湖古称“鸠兹邑”。“鸠”是一种鸟类,极善飞行,“兹”乃“草木丰盛”之意。正如鸠兹鸟离不开水一样,芜湖也是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

丰饶的物产资源,让芜湖当之无愧地成为盛产水稻、鱼虾的“鱼米之乡”,并由此跃升为近代“江南四大米市”之首。便捷的水运,更使芜湖成为安徽省内皖南及沿江一带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如今,芜湖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7年占比超过安徽全省一半,居全国内河港口第6位。作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芜湖港的等级与大名鼎鼎的武汉港是相同的。在芜湖城市形象宣传中,人们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孙中山先生“长江巨埠、皖之中坚”这八个大字,这是对芜湖地理位置的精准概括,诚非虚言。水运与商业文明有着天然的联系。与黄埔江边的上海一样,临水而居的芜湖也深受码头文化的影响。“码头”向来是承载水域文明与内陆文明的连接点,是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码头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因人来客往、信息与资源融汇交流而形成的开放、吸纳与包容意识。在生活于码头的人们看来,什么方法奏效,什么做法管用,统统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就是一位浸润于码头文化的著名“商贩”。他虽自称“傻子”,但其实一点都不“傻”,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滑头精”(芜湖方言,意为“精明”)。这种由码头文化孕育出的“精明”,在“傻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实际上不少芜湖人也都深得其中三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封闭保守、自给自足、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等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思维观念对于国人影响甚巨。惟其如此,码头文化中所拥有的移民性、商业性和包容性就更显其可贵之处。这种关注自我发展、不按套路出牌的码头文化,既体现出商业文明的奥妙所在,也奠定了芜湖这座城市自信的底层逻辑。

芜湖的自信,与开明开放的海派文化有关。

有清一代,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不断发展,芜湖已逐渐成为一座以工商业为主的城市。然而这座城市的近代化变轨则始于1876年,中英两国签订《烟台条约》,芜湖等四座城市被辟为通商口岸,芜湖也因此成为安徽省内第一座对外开放的城市。开埠,给芜湖带来了两个显著的变化:其一,一批外国洋行和公司纷入芜湖,不仅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也勃兴了本地的近代民族工业。试举几例:1883年,芜湖架设了有线电报线路,成为安徽省第一座使用电报的城市。1888年,由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医疗宣教士赫怀仁利用庚子赔款和美以美教会捐款所建的弋矶山医院,是安徽省最早的西医院。1897年,芜湖投产益新米面公司,生产的“飞鹰牌”面粉一度成为全国面粉的“头牌”。后来被誉为“面粉大王”的荣德生在无锡开办茂新面粉厂之前,曾专门前来芜湖“益新”考察学习。1898年,芜湖设立安徽米捐局,一跃成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1900年,芜湖投产明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安徽省最早创办的电厂,老板吴兴周也因此成为“点亮”芜湖乃至安徽的第一个中国人。

毫无疑问,芜湖在近代化道路上一直走在安徽的前列。

其二,芜湖与上海等长江中下游经济、文化发达城市的联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

2021年4月7日,“上观新闻”刊发了一篇题为《安徽“小上海”,肯定是芜湖》的文章,于上海对芜湖的影响,做了一番解读:上海对芜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商品流通上。芜湖开埠后,洋货直接通过上海输入芜湖,其中以工业制品为主。芜湖口岸进口货物名目繁多,有棉纱、棉布、金属、煤油、火柴等……上海还通过交通、金融等方面影响芜湖……芜湖不仅经济上受到上海影响很大,文化上受到的影响也很大。在20世纪20年代,芜湖进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与上海革命运动共进退,新思想、新观念、新时尚最先从上海传到芜湖,再传到安徽其他地方……芜湖这个“小上海”,向上海看齐,越来越像“大上海”。在“越来越像‘大上海’”的芜湖,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日益“上海化”。他们在穿着打扮上积极向沪上靠拢,平时喜欢使用“上海制造”的东西,特别是在思想观念上,他们更乐于主动接受海派文化的辐射。海派文化发端于上海,是中国近代社会在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所形塑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海派文化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等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海派文化”也称得上是码头文化的近代升级版。海派文化为芜湖赋予了自我展示、自我追求和自我期许的内驱动力。芜湖,何以自信?海派文化的熏染是一个不能不考量的依据。

芜湖的自信,与新时代的城市定位有关。

在长三角地区,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颁布实施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芜湖成为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之一,被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Ⅱ型大城市。在安徽省内,芜湖与合肥一直被称为“双核”城市。早在民国时期,芜湖县就与合肥县一样,同时被列为安徽省的“一等县”。

上世纪90年代,安徽省委提出以芜湖为重点和突破口,加快实施“呼应浦东、开发皖江”的开发开放战略,支持芜湖争取到芜湖港对外籍轮开放、芜湖为沿江开放城市、芜湖经开区为国家级经开区三个“国家级”资格,推动芜湖发展驶入快车道。

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形成了以沿长江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的“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省江北产业集中区落户芜湖,芜湖作为皖江开发开放龙头的地位进一步强化。“十四五”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2023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支持芜湖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为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蓄足了能量。可以说,身处长三角中心区的芜湖,不仅是安徽的副中心,更是长三角这个全球最具发展潜力、最优秀团队里的重要一员,拥有推动跨越式发展的显著优势。面对新的城市发展定位,芜湖市委、市政府提出树牢长三角一体化意识、省域副中心意识、首位产业意识,推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环境优化同向发力,明确了未来五年“聚焦高质量、冲刺八千亿、建成副中心”的奋斗目标。目标既定,一套“组合拳”随即打出——服务在地企业,芜湖推出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的“1%工作法”,开展“企业家接待日”公开办公活动,举办上百场政企“畅聊早餐会”;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芜湖全面启动打造“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接续实施人民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四促”攻坚,建成一批芜小园口袋公园,成功举办神山音乐节;招揽各类人才,芜湖大力实施“紫云英人才计划”,创新开展紫云英人才日、金秋人才周活动,市级负责同志带头到全国各地开展百校大宣讲;

培育发展产业,围绕省委对芜湖提出的“建设自主品牌集聚区,打造全球领先的乘用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基地、全国领先的新能源专用车生产基地、全国领先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要求,举全市之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首位产业,提出未来五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汽车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

今年8月,芜湖市委召开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产业平台、创新平台、金融平台、政策平台、智慧平台、人才平台、场景平台、生活服务和社会治理平台,全面提升产业层级、创新层级、融通层级、人才层级、服务层级,全力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引领发展新高地、联通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开放枢纽、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奋力走出新时代芜湖高质量发展新路。

芜湖,何以自信?

芜湖人很快就会给出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