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为加快“高水平开发区  有魅力生态区  现代化中心区”建设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字体大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近年来,三山经济开发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贯彻落实“紫云英人才计划”,完善全链条人才工作体系,形成人才集聚最大引力,释放人才发展最大潜力,发挥人才保障最大效力,为加快推进开发区“高水平开发区 有魅力生态区 现代化中心区”建设提供更强大的智力支撑,为芜湖起飞注入更加强劲的三山动能。

聚焦顶层设计,绘就“一张蓝图”,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的引才氛围。政策是人才工作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在破除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上大胆走在前、干在前,加快建立并完善活力更足、动力更强的政策体系。近年来,三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以及市委关于人才工作决策部署,坚持鲜明的政策导向,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台《安徽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打造区域人才高地若干举措》等系列政策,优化完善开发区人才政策体系,保障了新引进各层次人才量质齐升。今后,我们将以“紫云英人才计划”为统领,瞄准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大政策创新突破力度,不断提升人才政策含金量。突出现代农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下大力气推动产才融合产城融合,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碳中和碳达峰、“东数西算”战略布局,加快推进华为云等项目建设,制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人才政策及专项技能人才支持政策,推动人才政策向重点产业倾斜、人才资源向重点产业集聚、人才力量向重点产业流动,让人才政策更加贴近产业需求、更加贴近发展需求。

聚焦多元融合,布局“一盘活棋”,全力搭建“百舸争流”的用才平台。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搭建舞台、成就事业,是对人才最好的激励。近年来,三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始终坚持遵循人才发展客观规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激发企业用人主体创新活力。鼓励企业自主建设以研发创新中心为核心的平台载体,围绕基础科研、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等重点,推动项目、技术、资本等要素精准对接,为人才提供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高效支撑人才成长发展。今后,我们将持续完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共引共育共享机制,积极推广芜湖格力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新型学徒制班”订单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中联农机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开设职业培训机构的自有人才提升模式。广泛动员和汇聚社会各方力量,拓展人才引育渠道,积极发挥浙大校友·芜湖求是驿站·三山科创中心专业孵化器功能,依托浙江大学优质校友资源,持续招引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为建设产业孵化平台、人才引育平台和青年创业平台闯开新路子。

聚焦服务保障,涵养“一流人才”,持续完善“宜业宜居”的聚才环境。环境好,则人才聚。良好的环境是汇集人才的“聚宝盆”、拴心留人的“强磁场”。近年来,三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始终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才,从子女入学、医疗保障、住房保障、文化服务等方面入手,致力打造“才聚三山”品牌。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完善集成化企业服务中心功能,大力营造审批环节少、办事速度快、服务态度好、创业成本低的一流营商环境,让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在芜湖三山奋斗出彩。今后,我们将深入挖掘三山区位、产业、宜居等优势,靓丽生态“底色”,拓展绿色空间,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工程,围绕龙窝湖生态公园等节点,建设长江生态廊道,打造芜湖市的“生态绿心”。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短板,深化与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芜湖师范附属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加快推进北京天坛医院安徽医院、北京安定医院安徽医院、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三山院区建设。建好用好“红擎赋能”直通车机制,推动非公党建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与企业文化共建互融,为企业协调解决人才实际困难,激励人才在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多力量。

孙跃文(作者为三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