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芜湖

“居民自治+社区共治” 助力基层治理“春风化雨”

字体大小:

“我家电费要交了,麻烦这两天有空上门来帮我操作一下。”“厨房下水管道堵了,能不能找人来帮我通一下……”

在鸠江区清水街道清苑社区,“为老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经常收到类似的求助短信。在这个社区,通过志愿者微信和标注“24小时联系热线”的爱心联系卡,每一位独居老人都有自己的“安全员”,享受“一对一”帮扶服务。

这是清苑社区以“居民自治+社区共治”助力基层治理的一道缩影。近年来,社区充分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功能,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力量,成立各类志愿者服务平台,打造文化服务品牌,探索开辟基层治理新路径。

实践阵地扩容 居民有了“组织”

周末上午,在清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退休教师志愿者曾兆华打扫完图书阅览室后,开始了当天的工作。每个周末,这里都有很多青少年前来,或埋头苦读,或奋笔疾书,曾兆华是这里的图书管理员。

“实践站功能齐全,阅览室很安静,孩子们有时间都喜欢来这里看书。”曾兆华介绍,实践站的日常事务都是由志愿者队伍进行打理,平日里还会根据居民需要开设各类培训课程,“我们社区志愿服务队本事可大了。”

近年来,清苑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对清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扩容。如今,这座居民实践活动“综合体”总占地680平方米,不仅有“清苑书房”,还为理论宣讲、科技科普、居民健身打造了专属功能区域。作为清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广受居民喜爱,不少街坊邻居在这里读书、运动,放松身心,一派热闹又闲适的景象。“有了这些活动场所,居民们不仅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联系也更密切,矛盾也少了。居民们自发成立了太极剑队等几个文体艺术团队,大家都说咱们有‘组织’了。”曾兆华自豪地说。

志愿服务形式多样 “有困难找志愿者”深入人心

2018年初,一支“随手拍”小队出现在了怡园小区,他们用相机、手机对小区治理中的亮点与不足进行记录,亮点就在业主群里分享表扬,不足之处就同物业公司沟通,立即整改,为小区和谐稳定架起了一座“桥梁”。

香樟小区嘈杂的摊贩叫卖声、怡园小区电动车飞线充电……困扰居民的一个个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建立机制长效管理?社区和志愿服务队把清苑社区分成“清苑怡园”“竹苑香樟”“堆木站”“丁字街”“春江路”五大网格,并设“平安守望岗”,每星期“红马甲”们至少联合物业开展一次巡查,第一时间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把问题发现在伊始,处理在萌芽。

社区独居老人多,为关注独居老人身心健康,社区和志愿服务队特别成立了一支为老志愿服务队,一对一帮扶独居老人。“老人事是‘大事’,更是‘大家事’。”翻开队长潘静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老人们的各种信息。“志愿者通过微信对老人一对一联系帮扶,缴水电费、身体不舒服之类的事情,发个消息志愿者马上就到。”潘静说。

在清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指导与支持下,各类志愿者服务平台逐渐成熟。“各个志愿服务队分工明确,功能全面。居民遇到问题可以求助‘邻里一家亲’志愿服务队,老年人服务有专门的‘最美夕阳 悦活人生’志愿服务队,我们还为喜欢文化交流的居民组建了‘清苑文化爱好者之家’。大家现在是‘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文化品牌升温 助力打造和谐邻里

“手臂再伸展开一些,这个动作才好看……”在清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清苑老年活动中心校长张跃武正带着大家排练舞蹈。在张跃武的指导下,大家精神抖擞,动作整齐。“我们清苑老年活动中心现在有走秀、舞蹈、书画、歌友会等十几支队伍,可以说我们一个活动中心就能撑起一台晚会。”张跃武说。

逢年过节,张跃武与清苑老年活动中心就成了居民眼中的“流量大咖”,社区新举办的各类活动中总能看见他们的身影。今年的社区迎春汇演、暖民心公益集市,清苑老年活动中心以精彩表演赢得居民好评。

如今清苑老年活动中心的品牌不仅吸引了本小区的居民,还辐射了周边四五个小区,成员已有四五百人。“清苑老年活动中心的组建与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是对‘文化养老’‘抱团养老’的有效实践,如今活动中心不仅有老年人参与,青年朋友也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团体,大家同为一个集体,以‘旧带新,老育青’方式,拉近了新老清苑人之间的距离。”清苑社区党委书记王倩介绍。

互帮互助,同乐同行,共建共治——在清苑社区,“春风化雨”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逐渐打开,结出了甜美的“睦邻”果实。

芜湖日报记者 赵丹丹 实习生 叶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