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数字”养殖孵化生态“聚宝盆”

字体大小:

撒出一把鱼食,小鱼苗们蜂拥而至,翻腾跳跃。

“自然环境下一般5月才产卵,赶不上7到9月份时市场的好价格了。别看这些鱼苗现在还小,马上到4月份,就能长到1斤40尾左右,9月前肯定能上市。”位于繁昌区孙村镇的芜湖江湾生态农业科技公司技术负责人顾树庭告诉记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味道鲜美,刺又少,近几年市场上销路好,价格一路走高。而江湾生态农业主打的就是反季节鲈鱼苗的养殖。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添活力”“我们现在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和优质劳动力”,这些话对于正在农村大地上大展身手的“新农人”们,无疑是极大的鼓励和引导。

在公司的陆基工厂大棚里,一个个直径达6米的养殖桶,被半埋在地下。“进来就能感觉到比较湿热,因为我们通过数字化技术,精准控制每个养殖桶的温度、氨氮、ph溶氧量等。”顾树庭介绍说。在公司会议室的“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物联网平台”上,各项指标一目了然,并且在手机上可以随时查看,“当它误差超过设定的范围,就会自动提醒你,然后我们立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这些看上去貌不惊人的养殖桶,却是一个个“聚宝盆”。“现在这每个桶里大约孵化10万尾鱼苗,成鱼大约6000斤,相当于传统养殖的两三亩水面的产量。”顾树庭对记者说道,“这种养殖方式,不仅单位面积产量高效益好,成鱼的品质也比传统养殖要好得多,不仅没有药物残留和寄生虫,由于一直运动鱼肉紧实,甚至可以直接做生鱼片,还没有传统养殖的土腥味。”

反季鲈鱼苗养殖经济效益好,但最大的难题是技术要求高。在江湾公司大门口还有一块牌子引人注目——上海海洋大学产学研基地。而顾树庭的另一个身份,则是上海海洋大学的客座教授。

谈及与芜湖的结缘,还得益于繁昌区领导多次上门招商引资和江湾公司董事长胡仕发的诚意邀请。“当时,这里周边的农户以养殖小龙虾为主,小龙虾经济价值不高,养殖户的利润不高,所以胡仕发董事长就非常希望我们能把鱼苗反季孵化这个项目带来。我一直做水产养殖,搞水产研究,第一看中的就是‘水’,长江边水自然不是问题。”顾树庭到孙村镇实地来考察,通过两年多的跟踪取样,才决定将鱼苗孵化基地建在水源质量较好的黄浒河边。

至此,孙村与上海海洋大学“牵手”成功,不仅顾树庭长期驻扎于此,实现了鱼苗孵化工厂化、反季节销售,每年上海海洋大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也会来实习、研究。周边农户养殖上了他们的鱼苗,还有了专家指导,效益稳定提高,当年开始养殖就可以同年上市。大伙儿尝到了甜头,公司的名气也逐渐传播开来。除了安徽本省的,江苏、浙江、河南、山东等地的客户也纷纷前来订购苗种。

“公司流转了土地178亩,建成2栋标准化钢架连栋大棚3400平方米,配套建有养殖桶60个,今年预计产出1000万尾鲈鱼苗种。”公司董事长胡仕发向记者介绍说,循环水养殖也是公司的一大特色,“公司配备的专业污水处理循环系统,可以去除固体颗粒废弃物和可溶性有害物质,同时还可以杀菌消毒,并且做到水质指标监测全程可控,因此养殖尾水零污染,我们在大棚外配套建了外塘,养一些其他品种成鱼,循环水利用,既环保又可以增加附加值。”

“只有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才能让传统农业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我们希望通过培育壮大育苗孵化产业,带动周边农户参与,打开农户增收致富的新路径,以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顾树庭感慨道。

一尾尾鱼苗,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孵化而出,带来的不仅仅是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芜湖日报记者 陈旻 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