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最温暖的“医”靠

字体大小:

社区医院开展眼科手术

上门为患者做检查

为家庭病床患者做检查

在近期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榜单上,镜湖区镜湖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榜上有名,被授予“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团队)”称号,也是安徽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今年春节假期,当千家万户都在欢度佳节时,这里的医护人员却坚守着岗位,将便民医疗服务平台延伸到周边数万户家庭,他们多年如一日地诠释着健康“守门人”这个称谓。

“防重症、保健康”的一线哨点

大年初六,家住伊顿公馆的82岁老人王宗贵突发胸闷,家人第一时间将求助电话打给了家庭医生王士军。镜湖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王士军在详细询问老人病情后,疑是新冠病毒感染所致,立刻给出“转诊上级医院”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病情危重的老人被及时送往附近的皖医二附院进行救治。

像这样及时干预、预防在先,从而避免老年人发展成重症的案例,在镜湖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巡诊记录本上,“笔笔”皆是。即使是在春节假期,对重点人群的巡查指导和健康监测,也一直有序进行着。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防重症 保健康’,我们作为离老百姓最近的健康守门人,站在了‘防重症、保健康’的第一线。” 镜湖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业文向记者介绍,春节前,社区就已摸排梳理出辖区内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并根据年龄、是否患有基础疾病、接种疫苗等情况,分类为红色“重点人群”、黄色“次重点人群”、绿色“一般人群”,针对各类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务。“比如针对‘红色’重点人群,我们需要一周随访3次,密切关注对方的健康状况。”为此,中心发挥家庭医生紧密联系社区居民的作用,每位医生都有一部对外“开放”的手机,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随访服务、健康评估服务等。“对于高龄老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重点人群来说,早干预、规范用药,就可能避免发展成为重症危重症,我们同时加强与上级医联体医院的对接,必要时提供转诊服务。”王业文说,此外还要保持与辖区内养老机构的对接、关注空巢老人等高危人群,把“防重症”落到实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国家医疗体系中的基层单位,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孕产妇、婴幼儿、慢性病患者到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服务范围涵盖了居民的全生命周期。为了让社区居民安心过节有“医”靠,每年春节假日,中心都是正常运转,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经济的医疗服务。今年春节假期,中心安排了6个家庭医生团队全天候待命,每天确保两名医生与两名护士24小时值班在岗,进行“双线”作战,一医一护确保门诊正常迎诊,另一组医护随时上门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周英丽是中心的主管护师,假期值班在岗,已成为她的工作常态。“春节期间,有患者需要延续性护理,比如手术后拆线,插胃管、导尿管,定期换药,植物人日常护理等;也有居民会突发一些紧急情况需要就医,比如老年人出现体征不稳定或突发急性病,饮食不当出现肠胃问题,或是磕伤碰伤、感冒发热;还有一些患有慢性病的居民,也需要定期问诊取药……”周英丽说,今年在上门服务中,还增加了为老人监测抗原、血氧饱和度的项目,如果发现老人有呼吸困难等症状,会建议其采用吸氧治疗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多年来,周英丽和同事们走进家家户户上门服务,和居民不再是单纯的医患关系,更像是朋友、亲人。

疏通百姓就医的“神经末梢”

“长期以来,在城市公共卫生体系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末梢神经’,应当要充分发挥效用,要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上作出积极努力。”镜湖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袁清华介绍,如今随着政策配套、医联体建立、基层人才培养等举措,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具备完善的诊疗机制、基本齐全的仪器设备、专业的医护团队,从而吸引病人大幅“回流”,推动“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目标实现。

“中心成立10年来,我们以创建社区医院为抓手,通过不断完善软硬件建设,引进和更新先进医疗设备,夯实医疗人才队伍,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全面提升着服务质量与服务能力。”袁清华如是说。在镜湖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看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全科诊室、住院病区、检验科、放射科、口腔科、眼科、睡眠专科、中医馆、手术室等设置齐全,能最大限度满足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同时,医联体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三甲医院医生定期来中心坐诊。采访当日,前来中心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对患者来说,来社区医院就诊从时间、经济、人力成本上节省了资源,也减轻了大医院的就诊压力,让群众能就近看病和看得起病。”袁清华说道。

不出社区就可以看常见病、多发病,行动不便的还可以得到上门服务。2016年,该中心开始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8年根据社区居民个性化的健康需求,探索开展了家庭病床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建床33张。家庭病床收治的患者有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行动不便患者等,不仅为患者节约了费用,也体现了基层医护人员的价值,提升了社区医生、护士的职业认同感。

芜湖日报记者  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