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安师大教授用脚步丈量芜湖“半城山”

字体大小:

杨树森登临浮山顶留影

马仁山峰顶

三公山主峰顶

秋高气爽,大地色彩斑斓,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现在无疑是登山的好时节。国庆假期到来,和亲朋好友一起登山,既能健身强体、吸氧清肺,还能欣赏大自然风光,很是惬意。在芜湖,有哪些山值得攀爬呢?安徽师范大学教授杨树森用3个月时间,登遍芜湖大小名山,出版了《登芜湖名山记》。如果不知道去哪,翻阅这本书后,可尽享徒步登山之乐,遍览家乡山峦之美。

健身观景 老来偏喜登山

“我曾写过一首词,其中有一句是‘少小最迷玩水,老来偏喜登山。’其实年轻时我既喜欢玩水也喜欢登山,到老来旧好未改而已。”9月29日,在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记者见到了年过七旬,依旧步伐健硕的杨树森老师。“我一生以登山为乐,游览名山从来不乘缆车。凡是名山,全部都是徒步攀登至顶峰。”杨老师登临过祖国名山三山五岳,佛教、道教四大名山,还有长白山、天山、昆仑山、张家界、武夷山等等。

“我一直喜爱游泳、登山等运动,2020年因疫情防控需要,宅在家里一段时间后,总感觉憋得慌。后来我出去锻炼,当时游泳馆还不对外开放,我就想到登山。”杨树森首先选择了家门口的赭山,登了几次后,感到有点单调。“芜湖美,半城山半城水,我就想那‘半城的山’中也有不少名山,作为芜湖人有多少人全部爬过呢?那我这个自称‘老来偏喜登山’的登山爱好者为何不去做这‘第一个’呢?”于是杨树森就制定了一个计划:登遍芜湖名山。

“那么芜湖到底有哪些山呢?”此时,杨树森想到了一个好方法,他查看了芜湖市地图,看看芜湖有哪些道路是用山的名字命名的,“我发现自南往北依次有浮山路、五华山路、珩琅山路、天井山路、峨山路、大工山路、乌霞山路、红花山路、齐落山路、龙山路。我了解后发现乌霞山是马仁山南坡,齐落山已不复存在,龙山是四褐山东向余脉,没有攀登健身价值,其余的山大多在繁昌区、南陵县、湾沚区和无为市境内。”做好充足的计划后,杨老师将这些山都列入登山计划之中。

从2020年2月25日首登赭山到5月27日登顶寨山,杨树森的登山旅行历时93天,出行31次,登山30座。“主要是大工山先后登了2次,其中2月25日到4月6日主要是登芜湖名山,将我所界定的16座芜湖名山,也就是上了芜湖市区马路名称的山,全部登临完毕。后期有选择地攀登了芜湖、马鞍山、宜城、合肥等地14座名山,其中还包括1座苏南的茅山。”杨树森老师笑着说:“我虽自幼喜欢登山,如此密集的登山行动,此生尚属首次。”

机缘巧合 读者热情促出版

杨树森1982年本科毕业后,留在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工作,先后任辅导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作为安徽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出版著作十余种,2010年退休。中文系出身的杨老师,也酷爱写作,出门游玩,会对出行旅游的所见所感做一些简短记录,发在聊天群、朋友圈中与老师、同学、亲友分享。“在登芜湖名山的过程中,我也是这么做的,后来我朋友将我写的文字、拍的图片发到网上,读者越来越多,还有若干篇上了‘芜湖十大热议榜’。但是当时也没想到会将这些成册出版。”

“这本画册的编印出版,还是缘于我系列登山行动结束后的一项公益行为。”杨树森回忆说,在遍登芜湖境内名山后,他也对我市的旅游开发和道路命名形成了一些想法,“作为一个老芜湖人,出于对家乡的热爱,觉得有必要将我的想法写成规范文本,向有关部门提出正式建议。”杨树森老师说:“我的建议是建立在对芜湖境内名山全面考察的基础之上,为了让他们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我便将登山期间所拍照片和所写登山记录汇编成画册,作为我提出建议文本的主要附件,一并提交给他们。”

画册编成后,杨老师顺便多印了一些,分别赠送给同学、朋友、老师、邻居,还送了几册给社区活动室和小区物业,结果得到非常积极的反馈,一些老芜湖人还主动联系杨老师,表示阅读画册找到许多美好的回忆。“后来,有好几位朋友建议我将画册正式出版,以便让更多人分享,这时我才想到,将《登芜湖名山记》出版也许还有一点价值。”

一册在手 市民可按图索名山

翻开杨树森所著的这本《登芜湖名山记》,你会发现本书并非只是对芜湖名山的简单记录,其间也包含着江城的历史变迁,比如神山公园的前世今生、天门山上跨江高压输电塔的拆除。书中还细心地用图片的形式标注了登山线路图,在线路图中标注了值得一去的景点名称和位置。每一篇登山记中,有大量的图文解说,包括名山介绍、游记、历时,还有杨老师的人生记录,比如赭山公园,他曾上千次到访,通过大量的前后图片对比,岁月的变迁便直观呈现在读者眼前。

“《登芜湖名山记》更像一本画册,里面记录了我所登30座名山,其中有18座在芜湖市境内,另有12座在芜湖周边。”杨树森老师笑着说,其实画册如题名“登芜湖及周边名山记”更为准确,但考虑到书名字数不宜过多,加上主要读者也是芜湖市民或老芜湖人,所以最终定名为“登芜湖名山记”。

记者看到画册目录中将篇目分为“芜湖境内名山登山记”和“芜湖周边名山登山记”两辑,上辑篇目标题只写山名如“登赭山记”“登三公山记”,下辑篇目标题则写明名山所在县市,如“登含山褒禅山记”“登宣城敬亭山记”。画册中很多图片都是杨树森老师登山时实拍,少数是他保存的老照片,还有极少数是为了排版需要或作对比从网上下载的,并标注“取自网络”,“目的是为了给读者以该景点准确而完整的图像信息。”

看着出版的《登芜湖名山记》,杨树森老师颇有感慨,“登山不仅使我精神和身体都达到理想状态,而且使我如此强烈地感受到家乡芜湖的山峦之美。”在杨老师看来,无论是市民熟悉的赭山、天门山,名声远扬的丫山、马仁山,尚待开发的寨山、三公山,甚至包括主峰山体已不复存在的荆山、白马山,每座山都有它独特的风采。鲜明的个性,让它们每一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图片由杨树森提供) 

大江晚报记者 汤荣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