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搜

昆山再现新时代“玉山雅集”盛景

字体大小:

原标题:从“百戏之师”发源地到“百戏盛典”举办地

昆山再现新时代“玉山雅集”盛景

11月1日,位于昆山亭林园内的昆曲博物馆古戏台上,昆曲《牡丹亭·寻梦》、丹剧《八大锤》、锡剧《双推磨》、京剧《霸王别姬》等轮番上演。在闭幕式演出中,专门为新时代中国戏剧(生行/旦行)领军人才、中青年英才以及2023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员颁发证书,彰显戏曲文化的薪火传承。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孙桂香介绍,从2023年起,文化和旅游部将在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期间分行当举办全国戏曲演员会演,今年先举办生行、旦行会演,选拔确定生行、旦行各20位优秀演员,从中推举出表现突出的生行、旦行演员,授予领军人才称号。

“这是我第二次来昆山演出,能入选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并进行剧目展演,感到非常荣幸。在这里与同行们一起学习探讨,推动戏曲发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李君梅说。由她领衔主演的秦腔《锁麟囊》10月14日晚亮相昆山,包括她在内,今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期间共有15位“文华表演奖”获得者、44朵“梅花”齐聚昆山,演出6台大戏、20台折子戏。

10月23日,“天下第一团”表演英才传习班在昆山当代昆剧院梁辰鱼昆曲剧场结业,71名演员汇报表演了昆曲、京剧经典折子戏。“天下第一团”是戏剧术语,指仅有一个国有院团的戏曲剧种,121个剧种一个不少。开办“天下第一团”表演英才传习班,是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新三年”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全国现存剧种的逐一展演,到濒危剧种的重点扶持;从戏曲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到戏曲百戏博物馆的盛装开馆,经过五届积累沉淀,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不仅开创性实现了全国348个剧种以及木偶剧、皮影戏2种戏剧形态的“大团圆”,更成为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一项家喻户晓的品牌活动、一张魅力独具的文化名片。

潜移默化间,观众们也不再只是“就戏论戏”,从单纯觉得戏曲“好看”“好美”,向关注剧种的特殊性、守护戏曲文化生态方向进行演变,这就是戏曲艺术的潜在魅力。这样的氛围里,昆山很多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戏曲文化,从“我看戏”到“我演戏”的杜灵犀就是其中一个。“我上二年级时就被电视上穿着漂亮戏服、唱戏的演员吸引,所以我报名了学校的‘小昆班’,每周都要学习昆曲唱腔。”作为昆山玉峰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杜灵犀接触昆曲已三年有余。

600多年前,著名的“玉山雅集”唱响了水磨昆腔,昆曲自此流传天下。如今,闯出“昆山之路”的昆山人,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文化领域,都以“敢为人先”的标准,要求自己“奋勇争先”。苏州市委常委、昆山市委书记周伟表示,昆山将站在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高度,坚决扛起“百戏之师”昆曲发源地担当,把举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建设戏曲百戏博物馆,作为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戏曲百花大展示、大交流、大繁荣提供广阔舞台,再现新时代“玉山雅集”盛景。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卢映川表示,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的举办,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影响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范昕怡 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