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微笑有人惦记
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5月7日下午,镜湖区汀棠街道园丁社区邀请心理咨询师走进辖区校园,带领孤独症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开展“微笑面对生活”活动,相互倾诉,在微笑放松中加油鼓劲,相信明天更好。
当日活动邀请了20余位有倾诉意愿的孤独症孩子家长,走进芜湖市特教学校康复部。活动起初,他们围坐在一起,有些紧张沉默。这样的情形在心理咨询师倪雯意料之中,对此,她并没有对大家进行常见的对话式心理疏导,而是站起身带动大家一起深呼吸,“对,做得很好,深呼吸一次,放松,哪里紧张就想着深呼吸到哪里,不断放松,对”……
在倪雯的引导下,家长们明显松弛了下来,一位母亲主动拿起话筒打开了话匣子:“是的,当时确认孩子的情况后我很绝望,但是看着孩子懵懂的模样,我又不忍放弃,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这位妈妈的话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大家接连地说到孩子进步的缓慢,以及对自己老去后孩子未来的担心。
对于大家的种种倾诉、种种焦虑,倪雯和园丁社区党委书记钱萍以及学校老师都静静地听着,当最后一位家长说完后,倪雯问大家“是不是说出来会舒服许多”?家长们纷纷点头。对于家长的反应,倪雯又带领大家做起了“蝴蝶抱”,她指导家长们:“孩子们需要关心,我们自己也要学会关怀自己,和我一起做,双臂交叉于胸前,右手轻拍左肩,左手轻拍右肩,像妈妈轻轻拍孩子一样,反复拍几次。”“老师,这样的确能让我放松,有一种被安慰的感觉。”有孩子妈妈说。
当大家在接连的“蝴蝶抱”体验后,倪雯告诉大家:“我们的孩子很敏感,你们的焦虑与急迫往往会传导给他们,因此我们家长要管理好情绪,学会微笑,学会过好每一天,学会欣赏到孩子每一个微笑的进步,未来就在我们每一天浇灌,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花开。”对于倪雯的话,大家深有感悟,“谢谢老师,我会对孩子更多地鼓励与微笑”“是的,对于他们不能太急迫,更多地去陪伴他们一起成长”……
对于大家的反馈,钱萍也非常高兴,她说:“孩子们不孤独,你们也不孤独,你们有学校,有社区,有政府,全社会都在关注,遇到困难与伤心的事,欢迎大家到社区来坐一坐聊一聊。”钱萍告诉记者,他们社区未成年人有1600多人,其中也包括一些脑瘫、孤独症等疾病患者。
“今年3月,我们社区申报了‘守护星星 友好童行’项目,旨在进一步满足辖区儿童现实需求,园丁社区以关爱特殊儿童为切入点,依托‘园丁荟·共邻中心’服务阵地,精心打造了一个空间有‘温度’、娱乐有‘精度’、成长有‘深度’的儿童友好社区,促进家庭之间的交往,拉近邻里关系。”钱萍说。
据介绍,该项目会定期召开儿童议事会,听取特殊儿童及其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项目还将与芜湖市特教学校康复部共同组建“阳光雨露”志愿者服务队,针对特殊孩子的发展需要,利用周末的课余时间,为特殊儿童开设绘画、手工等课程服务。项目会加强对困境儿童的关爱,针对不同的类型和需求,制定红黄蓝(孤儿、残疾儿童、其他需要帮助的儿童)三本台账,“一人一档”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帮助,为家庭困难的特殊儿童提供经济援助和心理支持。
大江晚报记者 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