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信息化,让温暖精准抵达
眼下正值蛇年新春,温暖祥和的节日氛围尚未退去。年前,芜湖传媒中心整合志愿服务资源策划实施的“大江帮忙”暖冬行动,通过免费上门理发、卫生间地面免费防滑处理和赠送爱心年夜饭三期活动,缓解了高龄老人、重度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以及新就业群体、环卫工人等生活中面临的迫切需求,在寒冬腊月中透出浓浓的暖意。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公益活动成功举办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依托了移动互联网平台。在传统纸媒传播基础上,活动从征集服务对象,到实地开展服务,再到持续更新动态,最后完成各期活动的总结回顾,还通过大江晚报微信公众号对外呈现。信息化传播和互动方式,对活动的开展效率和影响力提升明显。
如今,信息化的时代浪潮席卷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好信息化手段可以让人事半功倍已成社会共识。日臻完善的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释放善意、服务民生。不惟前文提到的“大江帮忙”暖冬行动,芜湖传媒中心近年来开展的多项公益活动——听民声解民忧的“大江帮忙”舆论监督服务、服务高考学生家长的高考服务热线、炎夏时节关爱户外劳动者的“爱心冰柜”公益活动等,都借了信息化的“东风”,实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在信息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化、智能化,正逐步被用于社会救助等方面,通过信息化赋能,让困难群众社会救助更加精准、更加高效、更有温度。官方发布信息显示,近年来,芜湖市建设完善全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和“社会救助大数据信息系统”,动态监测全市低收入人口和非低收入人口,对潜在的困难群众实时预警,综合施策分层分类救助,重点关注“沉默的少数”,将主动救助做在困难群众开口之前。
在政府部门开展的社会救助之外,如今,通过互联网公益平台,捐助人可以直接找到关心的项目,第一时间获取项目反馈,甚至与受助者在线上、线下进行互动。这种体验和流程上的变化,正在深刻改变着大众参与公益的习惯,帮助善意得到高效的汇聚和运用。
把好事做得更好,公益信息化,未来值得期待。
大江晚报主持人: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