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暖新闻

13年,“一瓶水”的接力

字体大小:

​9月22日,秋分,凉风有信,暑热渐散。

在龙华社区便民服务点,老兵志愿者恽天龙拔下了爱心冰柜的电源,拿起笔在便签本上写下“2024年9月22日”和“3168瓶水”,这是今年服务点参与爱心冰柜公益活动的结束时间和用水量。

“史上最热”三伏天无缝对接发威“秋老虎”,70天里,安徽省芜湖市90个爱心冰柜点共送出约150000瓶水,实实在在解了广大户外劳动者的渴、暑。

这并非开始,更不是终点。

13年来,从“爱心白开水”到“爱心冰柜”,一座城,一群人,一场关爱接力从未停止。

    守护

南宋年间,著名词人张孝祥隐居芜湖,捐田百亩,汇而成湖,这就是芜湖镜湖的由来。800余年后,镜湖柳畔,一个新时代有关捐赠和爱的故事拉开序幕。

2012年夏,城市“热气腾腾”,高温下的户外劳动者年龄、职业各异,却有着同样的两个动作——擦汗和喝水。烈日之下,一杯凉白开是慰藉也是刚需。

可现实中,他们却遭遇喝水难。那年,事发浙江省长兴县的“环卫工人银行饮水遭拒”事件,跨越区域和人群,受到广泛关注。

芜湖的户外工作者们又“何以解渴”呢?

大江晚报第一时间发出“爱心白开水,同城浓浓情”倡议,呼吁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设立爱心饮水点,用人情的清凉对战自然的酷热。

短短两周之内,近百个爱心饮水点遍布街巷,一张张畅饮凉白开的笑脸全城“绽放”。

位于镜湖东南隅的体育场社区是最早一批响应的单位。回忆往事,社区党委书记黄涛仍历历在目,“特意购买了一个大型饮水机,统一标贴定制放大10倍,就是为了显眼,让户外劳动者隔着一条街也能看到”。

社区还准备了一系列“周边”,包括遮阳伞、课桌、凳子等,因为“这是长期的事,要搞就搞得像样,搞得负责”。

2012年7月23日,体育场社区爱心饮水点“开张”了,除了黄涛,原八中的门卫范师傅也多了个活儿,每天9时前撑好遮阳伞,摆上桌椅和饮水机;17时下班后,再将它们收好。

范师傅丝毫不觉得麻烦,“社会大众献爱心,我们这点小事还做不到嘛。喝水的人有需要,这个点设在这就对了”。的确很需要,第一天,两桶饮用水就喝光了,“十二打纸杯,一天用掉100多个”。

如黄涛们所承诺的,爱心白开水“长喝长有”,延续不断。酷暑时节,街头、收费站、经营场所、公共单位……屋前室内的一杯杯凉白开、一桶桶饮用水,成为了日常,点点滴滴守护着关爱着户外劳动者。

时间来到2018年,三伏天,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快速增长。对于奔波在路上的他们来说,一瓶随拿随走的冰水最为解渴。

黄涛记得,那年的7月31日,户外温度高达40℃,从老八中饮水点向南150米,辖区内经典世家眼镜店门口新添了一台大冰柜,装满瓶装水,白底黑字的“免费”字样在阳光下最是显眼。

这是芜湖市第一个爱心冰柜点,也是爱心白开水活动的升级。新一轮的守护开始了,黄涛们一直都在。

传递

距离体育场社区2公里远的健康路社区,也有一群守护爱心冰柜的人,还有一个不散的补水群。

“爱心冰柜,为户外劳动者送清凉,欢迎参与。”2019年8月,健康路社区将大江晚报的最新倡议发到了居民群中。

辖区沈记美食坊老板娘钟玲看到了,热衷公益的她立刻报名。可冰柜又大又重,店前还有处台阶,每天早晚挪进挪出,对于她来说实在不便。

正愁如何解决,“及时雨”来了,朴实憨厚的隔壁面馆老板万兵也报了名,“要不,冰柜放在我家店门口。我来搬,我们共同维护补给?”

就这样,媒体呼吁、社区牵线、店铺互助,一台满满爱意的冰柜亮相在吉和北路,为周边户外劳动者送去口口清凉。

为了发动更多居民参与,健康路社区特意建了一个爱心冰柜补水线上群,老党员杜国辉、退役军人殷君等居民纷纷入群。

大家自掏腰包,关注“水情”,及时采补,不仅保障了冰柜“满格”,还买来西瓜等解渴水果,邀请户外劳动者们品尝解渴。

咬一口冰沁的瓜瓤,环卫工人梅冬香口甜心也甜,“有西瓜吃,有水喝,社区里还有空调吹,真好!”

坚持如磐石,岁月流转,初心不改。2022年,原健康路社区负责爱心冰柜的社工调离岗位,面馆也不再经营、冰柜撤离,大家各有各的忙碌,可每年爱心冰柜公益活动启动时,这些人还会“相聚”在补水群里,组织捐水,安排送水,一个都不少。

给时间以文明,给空间以可能。5年的坚持中,有人带着孩子言传身教,有人告知好友接力不辍,一个越来越壮大的补水群背后,是爱心冰柜活动广泛细密的覆盖网络和积厚流光的影响力。

从2018年到2024年,从5台到90台,爱心冰柜公益活动已升级为覆盖各县(市)区的全城行动。

在中共芜湖市委组织部、芜湖市总工会、芜湖市城管局等21家联席单位支持下,有冰柜的先锋驿站、工会驿站、人民城市驿站等,纷纷“变身”为爱心冰柜点。在这里,户外劳动者不仅可以随取随用冰凉水,还能歇脚、充电、加热饭菜等。

其间,“一瓶水 传递爱”小程序上线,爱心冰柜公益活动走向全国。除了越来越多的本地集体和个人,来自辽宁、上海等地的热心网友们,也尽己所能为爱心冰柜补水。

静水深流。人们从最初的旁观者到热情的参与者,再到诚挚的传播者,一股关爱户外劳动者的磅礴力量已经形成。

反哺

冰柜里,不断被新的捐赠物资填满。城市里,不断有新的爱心冰柜涌现。

如今,爱心冰柜,在芜湖早已不是“新闻”。奔波在路上感到口渴难耐时,到附近冰柜取一瓶水畅饮,成了酷暑时节江城户外劳动者们的“标配”。

赵中扬是一位快递员,2024年春节后从辽宁老家来芜。“可以免费取水喝”的爱心冰柜,他早有耳闻,只是还没尝过爱心水的滋味。

直到7月31日。“那一天是真热,人不能动,动就一身水。”跟往常一样,13时30分左右,赵中扬前往小区派件。户外“炎值”爆表,半路口渴难耐的他忍不住去摸水壶,没想到工作前才灌满的大水壶,整整2600ml水早已喝完。

此时,赵中扬正好经过红花山路的爱心冰柜点,又恰巧看到一位外卖小哥取水喝,有些不好意思的他跟上前去,打开了冰柜门。冷气扑面而来,他取出一瓶水,拧开瓶盖“咕嘟咕嘟”,很快,半瓶水下肚。

这一次的酣畅淋漓,是燃眉之急得以缓解,是一座城市给予的温情与善意,他悄悄记在了心上。

爱出者爱返。一次简单的取水,几天后迎来了爱心的传递。8月1日,赵中扬又来了。这次他提着一箱自己购买的矿泉水,一瓶一瓶地拿出来,仔细码进爱心冰柜中,“三伏天,最不能缺的就是水了,放进去,大家正好一起喝”。

位于主城区的7个骑手驿站爱心冰柜点,也在共享冰凉水。“户外劳动者的艰辛、全社会对户外劳动者的关爱,我们都感同身受。”芜湖市网约配送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杨晨觉得,爱需要传递,面向所有户外劳动者开放的骑手驿站,也是对城市的反哺。

爱心冰柜源于水,却不止于水。爱心冰柜始于点,也不止于点。

三伏天里,在施工现场、在商圈广场、在城市街巷……都有爱心冰柜点走出去的“身影”。烈日下的户外劳动者收到的,不仅有水,有防暑降温用品,有义诊、理发、权益保障等公益服务,还有“最美”荣誉。

2023年入伏当日,爱心冰柜公益活动启动现场,芜湖市首批40位“最美系列”新就业群体代表同时获得表彰。对于他们来说,“爱心冰柜解的不仅是渴和暑,更是一种尊重和认可” 。

“城,以盛民也。”人民城市之美,始于外在的光华,更源于内在的温度——对生活在此的人们,念兹在兹,心有牵挂。

2024年,秋分这天,南瑞湖畔,第四年参与爱心冰柜公益活动的钱宗宝,将店门口的爱心冰柜擦拭干净,移入室内,等待明年再次启用。 

大江晚报记者 黄梅 芮娟 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