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让雷锋精神 “乘”着出租车传遍大街小巷
小记者史宇宸正在采访倪冬梅(左)
笑容爽朗的倪冬梅是我市出租车行业一名普通又不平凡的“的姐”。作为“安徽好人”、芜湖市“十佳”出租车驾驶员、“五星级出租车驾驶员”,27年来,她不仅爱岗敬业,从不违章不拒载不绕路,用热情服务温暖着每一位乘客;还及时伸出援手帮助路上遇到的陌生人,坚持爱心送考和帮扶困难群体近20年。8月中旬,记者和来自镜湖新城实验学校的芜湖小记者史宇宸一起走进瑞东园社区,采访了这位让雷锋精神“乘”着出租车传遍大街小巷的热心“的姐”
在倪冬梅的眼里,每天陪着她穿过城市大街小巷的车辆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自己的第二个家,她的车子内外总是保持干净整洁。见到大家时,热情的倪冬梅首先打开车门,向小记者介绍着出租车的零部件以及她平时是如何服务乘客和帮助有需要的路人的。记得一个冬日清晨,路上行人还较少,倪冬梅开着出租车经过南陵县许镇镇时遇到了急需赶到医院看病的小夫妻和老人,一路上,老人直掉眼泪,见情况紧急,倪冬梅顺利将他们送到了医院,并且没有收取车费;有次在黄果山小区,恰逢大雨,一位出租车驾驶员车胎爆了缺少工具维修,倪冬梅二话没说,冒着雨拿出扳手快速帮忙换了轮胎……
坚持近20年的爱心送考也是缘于一次偶然的帮助。那是2006年的高考日,倪冬梅驾驶着出租车如往日一样在路上行驶着,突然看见不远处的路边停着一辆车,母女俩感觉很着急却又无奈的样子。她行驶到旁边赶紧询问才知道是一对赶考的母女,她们俩的车在半路坏了。倪冬梅想都没有想,便让母女上车送他们去考场。“我一路提车速保稳度,想着既要把孩子送到考场还尽量不给孩子产生额外的压力,后来那位母亲还特意打来电话跟我说她女儿考了一个不错的大学,我听到这个好消息也很开心。”对倪冬梅来说,这就是她的收获。自此后,每年中高考时,都是倪冬梅忙碌“爱心送考”的时候。连自己的女儿参加高考时,她也没有间断过这项爱心任务,只是细心叮嘱丈夫开车送女儿到达考场。
帮扶困难群众,倪冬梅也坚持了近20年。得知江城的一位15岁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困难,倪冬梅和几名出租车司机及时给患病少年送去牛奶、水果以及学习用品。2019年,倪冬梅进入芜湖寅运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后,主动申请加入该公司的雷锋车队,并积极参与车队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传统佳节前,偏僻的乡村、养老院里经常看到她和队友献爱心的身影
倪冬梅还是一位献血达人。从2009年开始,她就坚持参与无偿献血,并在2010年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她常常是接到血站的电话后,便驾驶着出租车前去体检捐献血小板。在倪冬梅看来,少赚些钱没关系,多做善事更有意义。
一旁的小记者认真地听着倪冬梅讲述过往的点滴后,问道:“倪阿姨,你为什么会一直坚持送爱心做公益活动?”倪冬梅认真回答道:“刚开始做出租车驾驶员时,有一次车子在路上熄火了,当时另外一位出租车师傅帮助我把车修好,这件事情触发了我的内心,我想把爱传承下去,去帮助身边的人。”倪阿姨也对小记者充满了期许,希望他今后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他人,在生活的点滴中去奉献爱心,继续把爱传承下去。
大江晚报记者 芮娟 见习记者 唐海月 文/摄
将爱心传承下去
芜湖小记者 史宇宸 (镜湖新城实验学校405班)
暑假,我在大江晚报记者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瑞东园社区,采访一位出租车司机——“安徽好人”倪冬梅。刚停好车,我们就见到了早到的倪冬梅阿姨,她高高瘦瘦的,非常和蔼可亲,特别爱笑。
倪冬梅阿姨每天开着出租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她都会伸出援手。倪冬梅阿姨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射在大家的心里。多年来,倪冬梅阿姨积极乐观、热爱公益的行为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家人。她的爱人和女儿也相继加入到爱心公益的事业中来。
当我问倪冬梅阿姨:是什么让您一直坚持从事公益?她面带微笑着说:“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我也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将爱心传承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把我的书籍和玩具挑选一些,捐献给希望工程;利用节假日去看望一些孤寡老人,陪他们聊聊天,让老人的生活丰富多彩。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倪冬梅阿姨还带我去参观了她的“爱心车”。哇!她的车子真干净整洁。倪冬梅阿姨说,车辆不是一个冰冷的工具,而是自己的第二个家,她要让乘客在乘坐过程中感觉到既舒适又温馨。很荣幸,我可以和倪冬梅阿姨在她的爱心车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