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做“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小记者李芊惠采访刘卫娣(右)
在芜湖街头,“好人公交·刘卫娣线路”如同穿梭在城市中的一道道流动的文明风景线,展示着我们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友爱、温暖和正能量。今年暑期的“双百”行动,我们大记者带着小记者一起采访的第一位好人,就是在芜湖公交战线上坚守奉献了近40年的全国劳动模范、敬业奉献“芜湖好人”——刘卫娣。
7月10日,我们来到金悦府小区,在刘卫娣的家中见到了她。坐在自己非常崇敬的好人和劳模面前,小记者的内心十分激动。刘卫娣的母亲査秀英,曾经是芜湖公交的一名售票员,在上世纪70年代,就获得了省劳模荣誉称号。从小看着母亲在车上微笑着面对乘客,看着驾驶员目视前方心无旁骛,刘卫娣很早就对公交产生了一份美丽的向往。
1980年,16岁的刘卫娣成为了一名公交售票员。1984年,从公交汽车驾训队毕业后,她正式成为一名驾驶员,开起了芜湖7路车,一开就是28年。临上班前,母亲就叮嘱她,不迟到,不早退,和乘客要多交流多沟通。刘卫娣牢记着母亲的话,在此后职业生涯近40年里,每天早上总是比别人来得更早,检查车况,预热车辆,走得更晚,打扫车厢,清洗车身。即使后来不在一线开车了,也保留了早到晚走这个职业习惯。不但如此,她心系乘客,亲切服务,关心老弱病残孕,首创了芜湖公交的“花园”式车厢。7路车的底站是弋矶山,遇到急着看病却忘记带钱或者丢了钱的乘客,热心的刘卫娣伸过援手;遇到突然临盆的产妇,刘卫娣也跟全车乘客打好招呼将产妇直接送到医院。
2012年6月12日,在芜湖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市交通运输局和市运管中心的关心支持下,芜湖公交成立了以刘卫娣名字命名的“刘卫娣线路”。创建12年来,在打造服务品牌、引领行业风气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较好地发挥了“窗口”示范作用。
在“刘卫娣线路”品牌创建中,刘卫娣一直践行着“传帮带”的重任,将自己点点滴滴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团队里每一位同事和后辈,带领他们提升业务能力、服务质量,提升窗口形象。不但如此,多年来,在她的带动下,每当公司有公益捐助、送温暖等爱心活动,“刘卫娣线路”都是全公司人均捐献最多的集体。
现在,刘卫娣退而不休,她一直心系公交、心系乘客、关注“刘卫娣线路”的成长和品牌发展。近年来,“好人公交·刘卫娣线路”的启动更为“好人芜湖”品牌“加码”,持续唱响“中国芜湖好人多”的时代强音,成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展现“芜湖好人”的重要载体。到现在,该线路已经有公交线路10条,营运车辆192辆,拥有3辆国家、省、市级“工人先锋号”车组,2辆国家、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5名“芜湖好人”。
“外婆,你的名字写在公交车上了!”刘卫娣懵懂的小外孙出门在路上有了美好发现。现在走进“刘卫娣线路”的所有车辆,都会让人眼前一亮,而一辆辆整洁明亮美丽的7路车,已经成为了从芜湖长江之畔驶向城东新区的流动风景。“在这条我最熟悉的线路上,不少老乘客上车后会像和熟人打招呼一样与我们驾驶员寒暄。老弱病残孕等乘客群体,被‘刘卫娣线路’的驾驶员们格外关心、照顾。每当听到大家对‘刘卫娣线路’的赞许,看到芜湖公交服务品质被市民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也是我最骄傲最自豪的时刻。”刘卫娣感慨地说。
在刘卫娣眼里,敬业奉献、认真负责、吃苦耐劳也是一种坚守,她说:“干一行爱一行,虽然公交行业很辛苦,但我还是爱上了这一行,因为爱所以坚守。”采访最后,她也亲切寄语小记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做一个爱岗敬业,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大江晚报记者 胡芳 文 许诚 摄
道德榜样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芜湖小记者 李芊惠 北塘小学505班
7月10日下午,我跟随大江晚报记者胡芳老师一起去采访了全国劳动模范、“芜湖好人”刘卫娣奶奶。
刘奶奶出生在“公交世家”,对公交事业情有独钟。她是一名车辆守护者:每天清晨到岗检查车况,下班后还去学习一些基本的汽车维修技能,保障了乘客的安全;她是一名探索创新者:为了给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她首创了芜湖公交“花园”式车厢,让乘客们感受到家的温馨;她是一名爱心传递者:用真情对待每一位乘客,把孕妇送往医院,帮助老人凑齐医药费,援助贫困女学童,让爱心洒满车厢……
当我问起刘奶奶为何要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公交岗位时,她回答道:“我自始至终的信念就是干一行爱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听着刘奶奶坚定的话语,我心中的敬佩油然而生。带着崇敬的心情,我对奶奶说:“您爱岗敬业,对社会作出了许多贡献,是我们的榜样。作为前辈,您对我们小记者有什么期许?您最想送给我们的教诲是什么?”奶奶亲切地对我说:“你们小小少年未来可期、前途无量。我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后成为国之栋梁。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负梦想、不负韶华、展翅高飞!”
刘卫娣奶奶就像一束光,照亮我的胸膛,让我感受到好人和模范的力量。她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着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怀,有着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这些道德的闪光点都让我备受感动和鼓舞。通过这次采访活动,我深受启示,就像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颗道德榜样的“种子”,我要用心呵护这颗“种子”,让它在我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坚强坚毅的能力,能够面对今后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勇敢奔赴美好前程,做一个真正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