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新闻

【作文】“硬核”参观(潘璟瑜 中江小学302班)

字体大小:
来源: 编辑:刘江 历史专题新闻

4月16日,我和小记者们来到了安徽省核科技馆,学习相关核的知识。

100多年前,爱因斯坦用质能转换理论解释了原子的质量越大,产生的能量也就越大。人们发现“铀”这个能量巨大的元素,恰逢二战时期,因此很快将它运用在了战争上。看着科技馆内陈列的各种铀矿石,很难想象那些像海藻海葵,甚至像冰糖地瓜干一样的物质,竟然可以制造原子弹和氢弹。

除了制造这些很厉害的武器,核也可以应用在生活方面。我们家里用的电可能就是从核电站输送出来的,经过辐照的土豆洋葱大蒜可以在常温下贮存200天不会发芽,示踪探测可以给番茄体检及时补钙让它健康长大,γ射线可以不用打农药就帮助农作物消灭害虫,x射线可以治疗癌症帮病人驱除病痛。

辐射无处不在,家用电器都有电磁辐射,这些对身体几乎是没有影响的,甚至是家具木材、地板瓷砖都有电磁辐射;而电离辐射就不同了,它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两弹一星”科学家邓稼先,正是在当时极端简陋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上至航天,下至航海,如今都有核的广泛应用。未来,核也会应用到更多的领域,更好地造福人类的生活。短短两个小时的参观和聆听,在我的心底深深埋下一颗种子,将来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去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

小记者:潘璟瑜(中江小学302班)

指导老师:徐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