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新闻

【阅读】“四大名著”的传承(徐家慧 三园小学403班)

字体大小:
来源: 编辑:刘江 历史专题新闻

大家都说,“四大名著”是传承百年的好书籍,要多读、精读,自然有它流芳百世的道理。

所以今年,我先后读了《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三本书,才明白四大名著的魅力所在。

今天,我就说说我最喜欢的《三国演义》。它主要讲的是,东汉末年,大奸臣董卓乱政,十八路诸侯一块把董卓杀死了。之后,诸侯们纷纷“对着干”,最终,蜀、魏、吴三家获得了胜利。而在这一系列故事中,我最喜欢“草船借箭”。周瑜想害诸葛亮,就让他十天内造十万支箭,而诸葛亮说三天就够了。原来,他看出第三天必有大雾,便在大雾时用稻草人从曹操那儿骗到了十万支箭。这就是“草船借箭”。

读这个故事时,我十分激动,三天内,造十万支箭啊!就是神仙,也做不到吧?而当读到诸葛亮向曹操“借”箭时,我忍不住赞叹:“好家伙!别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他如此轻描淡写地就完成了!”真是应了那句话:孔明真乃神人也!

读完这几本书,我明白了:它们虽然都不是现在写的,讲的都是以前的故事,可是它所说的道理,放到现在不是一样适用么?比如许攸居功自傲,丢了性命;刘备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关羽侠胆义肝,青史留名。我想,这些鲜活的人物描写,宏大的历史背景,让这些流芳百世的书籍依然绽放光芒。

小记者:徐家慧(三园小学403班)

指导老师: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