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新闻

“逛逛后花园”走进山东沂蒙红色影视基地

字体大小:
来源: 编辑:饶姣姣 历史专题新闻

山东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位于“红嫂家乡、沂蒙精神的发源地”——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2008年电视剧《沂蒙》在此取景拍摄,以此为契机建立了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基地由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常山庄古村、沂州古县城、山梦乡影视服务中心、写生基地酒店组成,占地2000亩。是一处集红色旅游、影视拍摄、康养度假、研学教育、餐饮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内知名的影视拍摄基地。景区板块则由“常山古村”、“沂州古城”、“蟠龙水街”、“沂蒙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乡梦工场”、“沂蒙红色写生基地”等几部分组成。

2008年10月,沂南县界湖街道南村社区承担了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的开发建设工作。本着“开发与保护并举,发展与扶贫同步”的开发理念,以及“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打造中国红色影都”的发展目标,南村社区成立了山东沂蒙红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10年间已累计投资7.8亿多元,把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胜地,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和中国十大影视拍摄基地。

2008年至今,先后拍摄了《沂蒙》、《斗牛》、《红高粱》、《铁道飞虎》等300余部影视剧。电视剧《沂蒙》、《红高粱》获得“金鹰奖”、“飞天奖”“白玉兰奖”等多项大奖。电影《斗牛》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著名演员黄渤凭借此片获得影帝之称。《沂蒙六姐妹》、《永不磨灭的番号》、《青岛往事》等,获得电影华表奖、电视白玉兰奖、华鼎奖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据了解,基地从2008年建设至今,逐步配套形成了场景服务、食宿服务、道具服务、群演服务、制景服务等集食宿演服务于一体的影视拍摄制作产业链条。同时以影视产业发展为主线,逐步拓展了红色旅游、影视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相关产业。以影视旅游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农家乐、采摘园,当地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景区务工、参与群演等方式就地转型,实现快准稳脱贫致富,形成了“红色影视文化基地+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就业扶贫”的老区脱贫攻坚“沂蒙革命老区模式”,为全国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略探索新路径,并借助行业关联的带动作用大、吸收就业能力强等特点,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实现了周边村民的致富梦想。

全媒体记者 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