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区四个延伸夯实“扫黄打非”基础
为进一步夯实“扫黄打非”工作的基层基础,针对基层社区实际和产业行业特色,芜湖市鸠江区坚持“扫黄打非”工作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工作重心下移,在夯实基层组织架构、配备人员、常态化巡查、信息报送、行业自律等方面做了一些深度思考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治理效果。
一、向基层延伸,鼓励全员参与
基层站点是“扫黄打非”的最后一公里。鸠江区辖区内共9个镇街107个村居,均已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意见成立“扫黄打非”基层站点,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职责到人”的原则,推动“扫黄打非”与基层平安建设、精神文明创建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民政社区建设等平台结合融入,成立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及群众志愿者三支队伍。四褐山街道四湾社区利用“积分超市”调动社区群众加入“扫黄打非”志愿者队伍,社区群众每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都可以得到一定额度的积分,积分可以在社区的“积分超市”换取纪念品,纪念品虽然价值不高,但却是对群众参与“扫黄打非”志愿服务活动的一种鼓励和肯定,这种做法在我区城市社区得到了进一步普及推广。
二、向行业延伸,做好条块结合
鸠江区扫黄办结合工作职责及辖区内产业分布特点确定保安、物流、图书批发零售、网络媒体为我区“扫黄打非”重点行业,计划通过成立行业协会或联盟提升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内部相互监督管理,从外部助力我区“扫黄打非”工作,协助基层站点发挥职能。我区现有保安公司10家,职工主要分布在小区、医院、景点等,日常工作包括安保、巡逻、守卫等,在执行巡逻过程中能有效发现“扫黄打非”举报线索。位于官陡街道中江社区的一家保安公司为我区规模最大的保安公司,该公司通过成立保安协会,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行业规范,结合业务范围协助所在地完成“扫黄打非”职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整合物流、图书批发零售等行业组织,进一步推进“扫黄打非”向行业延伸。
三、向园区延伸,彰显示范效应
鸠江区境内有广告产业园、物流园、电子商务产业园、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多个园区,我区深入推进“扫黄打非”工作进园区、进企业,借大势、用平台,主动融入,相互推进,形成最佳效果。位于鸠江区官陡街道的芜湖国家广告产业园是集文化创意办公、艺术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园区,园区入驻125家企业,相关从业人员约两千人。2019年,官陡街道以“打造一个点、带动一个面”的思路将芜湖国家广告产业园“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筑牢抓实,强化园区“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开展了一系列契合园区文化、符合园区现情的“扫黄打非”活动。园区“扫黄打非”工作站着力培育三七互娱、哔哩哔哩信息科技、叠纸网络等一批规模大、员工多、负责人热心的企业,切实增强优秀企业在联络点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园区内各种网络载体广泛宣传“扫黄打非”工作,园区逐渐营造出辖区企业认同、支持、参与“扫黄打非”的良好氛围。
四、向教育延伸,探索宣教捷径
鸠江区在各类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中有机融入“扫黄打非”内容,引导群众自觉抵制文化垃圾,弘扬家国情怀,树立新风正气。近期,我区制作了“扫黄打非”宣传扑克,在“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主题巡演等其他活动现场向群众发放,有效提高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参与度和知晓度。与传统的宣传品相比,定制的扑克牌更容易被群众接受并留存,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我区积极组织开展“绿书签”和护苗专项行动,不断完善“扫黄打非”进校园示范点工作机制,持续加强“扫黄打非”进校园后期建设,有效净化了校内外文化环境,全力护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芜湖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位于我区裕溪口街道,是一所集学工、学农、学军、环保、科普、法制、生命安全等教育为一体的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培训对象主要为芜湖市初中二年级学生。目前,鸠江区裕溪口街道联合该校创办“扫黄打非”专项展示厅,以绿书签行动是为契机,将“扫黄打非”宣传融于基地培训内容,以绿书签行动为载体,向学生介绍辨别盗版书籍的基本常识及非法出版物的危害,呼吁学生尊重创意、支持正版。该实践基地计划全年培训2.5万人次,“扫黄打非”展示厅将起到良好的普及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