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V号

【齿颊留香】何为鱼鲜

字体大小:
编辑:何素雅

2005年到九寨沟,妹妹听说了也要跟去,与我在绵阳汇合,旅游后又回到绵阳,她坚持要我回乡去看看,说重庆菜比川北的菜好吃多了,怎么也得回家尝尝。她说的也是,在绵阳住了几天,怎么也吃不出原来的家乡风味,于是我们坐长途汽车回去。越往南走,景物越来越熟悉,竹林包围着的三合院越来越多,突然一个熟悉的地名牌跳入我的眼帘——思居,读初二时,从云门山的学校回家是步行的,经过这个地方,印象深刻是因为这名字太有感情色彩了,近乡情更怯的乡愁涌上心头。

归心似箭的思绪突然被停车声打断,车停在一排乡镇模样的小屋前,司机开门下车,说是要办什么手续,进了其中的一间。我们百无聊赖地等着,突然,我闻见了鱼鲜味,那味道来自车门,不知从哪里来个老婆婆上了车,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乱,蓝布偏衣襟的上衣浆洗得笔挺的,身上还围着一条雪白雪白的围裙,是套着脖子勒着腰身的那种——完完全全是旧时代乡村老人的打扮,时光仿佛倒流。跟着,我的注视投入到她双手端的盘子上,一个黄亮亮的木盘上,几只小碗,浅浅的一小碗凉粉,花椒红油上是一小撮绿叶,就是它,散发出鱼鲜的香味。妹妹二话不说,端下碗来,狼吞虎咽后,还想买一碗,司机上来要开车了。凉粉哪里都有,放了鱼鲜的只此一家。到家让妹妹买鱼鲜,她说城里现在也难找了,只有乡下才有野生的,于是心欠欠的。

大弟弟在我之后出川,他的故乡情结比我更浓,回重庆或者出差到外地,经常带给我家乡风味的惊喜,不是川味作料,就是家乡风味的小吃。有此与他说起鱼鲜,他拍了胸口打包票,说一定给我弄些来。一天他急急忙忙到我家,从一个快递纸袋里取出一个塑料袋,急冲冲地说:“快把它栽起,我叫朋友特快专递邮过来的鱼鲜。”

鱼鲜?对,就是那种梦绕情牵的家乡味!我赶紧接过来,栽在一个破脸盆里。第一次近距离看见完整的草苗:细细的草棵长不足尺,单叶对生,长圆状披针叶边沿有锯齿,叶片上有细细的绒毛,绿得没有丝毫异色,散发出浓烈的气息,清凉而又带股药味,很难想象这样的植物能够当作料,但就是这古怪的味道给食物增添异香。

生怕种不活,其实很好养,一两个月后就变得枝繁叶茂了。开始摘下叶尖下面条,后来用它烧鱼,每回都将它们细细咀嚼后才舍得咽下,味道真爽,既有薄荷的清爽,也有刺激食欲的特殊滋味充满了口腔,更想让那份香气多停留一段时间,川味是一种家乡味,早已经深入我的胃,溶进我的血,怎能舍割?

我还没来得及与大弟弟分享鱼鲜的收成,他却因思乡太浓,死在一家川菜馆的酒桌上,我的那盆鱼鲜,也莫名地枯萎了。难道江南没有吗?鱼鲜到底是种什么植物?是否有益健康?我问合川QQ群里的朋友们,特别写了一段文字:

“我是合川人,现在在安徽,向你们请教一种重庆特有的植物,合川这边叫鱼鲜,与薄荷很相像,吃的时候,切碎了放在豆花蘸水里当作料,还有下面条、拌凉粉都放它,有特殊的香味,似乎是野生的,但是江南没有,这个植物是不是有别的名字?学名叫什么?”

想必,群里的文友太年轻,也许,现在重庆人已经不放这种作料,大概,已经没有野生鱼鲜了……一个网名冰冷的文友热情洋溢地告诉我,她咨询过有关教授,鱼鲜有人叫鱼香,绝对不是鱼腥草,而是薄荷科里的留兰香,“鱼鲜外观本来就跟薄荷一个样,只是叶稍薄,味不同。”

留兰香!这么美丽的名字!牙膏里面就有留兰香,我终于查到资料了,这家伙,原来是一剂中药,在西南地区又叫土薄荷,血香菜、狗肉香……曾经见一篇文章,说云贵地区吃全羊肉汤锅、吃狗肉要就着薄荷吃,错了,应该就是这鱼鲜,不仅佐食,而且主治风寒感冒、伤风头痛、利咽喉、口齿诸病,还可消宿食,是生产风油精、清凉油、薄荷喉片、清凉香皂、糖果的原料。

留兰香,留在记忆深处的幽香,不是兰花,甚似兰花,与你失之交臂后,还能重逢吗?

冥冥之中,有了惊喜,大弟媳妇突然来电话,说要送我一盆鱼鲜。她是上海人,从来不吃这个香头,哪来的?她说丈夫在接到重庆快递来的鱼鲜时,他就先栽种几棵在阳台的花盆里,再给姐姐送几棵的。

但是,大弟人走之后,他家经历了太多的变故:弟媳妇手术、侄儿大学毕业找工作,几乎一年多的时间在上海,没人管理,花盆里的鱼鲜怎么养得活?她说,离开家的时候,她把鱼鲜养在楼下的花园里,今年移了几棵在花盆里,每天只浇点淘米水,又长好了,知道我喜欢这东西,叫侄儿给我送来。

果然,白色的花盆里蓬蓬勃勃的一大团碧绿,如半个硕大的花球,鲜嫩的鱼鲜枝立叶挺,没有一片杂色,卵形的叶面无数小小的凹凸,如植物外露的细胞;边缘一圈小小的犬齿,每茎都有近尺高了,新的分蘖又在源源不断地吐露幼芽。

望着望着,我泪眼婆娑:鱼鲜的主人已经离开人世多年,他的儿子已经成为一名出色的公务员,他的种植还有旺盛的生命力,是一份家乡情结的延续。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作者简介:

李幼谦,重庆人,居安徽。在书刊报纸上发表过千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专著20多本,其中有10多部长篇小说。在喜马拉雅等平台上发表过十几部有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