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V号

【江城心语】老屋的记忆

字体大小:
来源: 编辑:王妍 大V号

老屋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己远离了我的生活,退休后的闲暇与散漫,忽然生出对老屋的怀念,于是一个晴朗的早上我骑行十余公里的自车到乡下老宅的地方去看看,因为心底留存着那份难舍的老屋情结。

老屋依偎在江堤脚下,坐北朝南,门前是块空旷的晒谷场,老宅两面临水,屋后父亲和二哥早年栽种了一片清新的小竹林,老宅周围栽种着杨树、水桦、棟树、桃树等各种树木,环境清幽,乡土气息浓厚。早年听父亲讲过当初老屋建在这里就是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

父母都是旧时过来的贫苦农民,早年为了谋生,带领全家从偏远贫穷的圩区,肩挑肩扛移居到长江岸边生活。老屋很早的时候是三间简陋的土坯草房,直到八十年代才改建普通的砖瓦房。

过去,生产队每年春上都会在王塘里放养鱼苗,到了年底便开始清塘起鱼,周边七八户人家,每家出一个劳力,车水的车水,捉鱼的捉鱼,村姑和老人们则围在塘埂四周瞧着热闹,翘首盼望着分鱼过年,水塘边充满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过去农村的冬天特别冷,大雪过后水塘结着厚厚的冰块。儿时我与小伙伴们俨然不顾寒冷,到塘里一起玩滑冰,在谷场上堆雪人,屋檐下挂着一排排亮晶晶的冰溜子,我们用竹杆敲打着冰溜相互投掷戏闹,却总被大人们好一顿劝骂。

双目失明的奶奶喜欢端坐在门前椅子上,手捧着烘火罐沐浴着冬日阳光的温暖,奶奶每次听到我的声音,总要喊着我的乳名让我把手插到火罐边去捂手。

八岁那年,父母省吃俭用把我送进了学校读书,那时农村生活条件匮乏,夜晚,家家户户点的是煤油灯。昏暗的灯光下,母亲一针一线地为我们缝补着衣裳,陪伴着我灯下做作业,父亲不时用竹棒拔弄着灯花,让灯光更加明亮。

初中毕业后我考进了市内一所中专学校,初次离开家门的那一天,母亲替我收拾好行囊把我送到村口,千叮咛万嘱咐,潸然的泪水却诉说着对儿离家的不舍与牵挂……

老宅村口,是家的方向,逢年过节母亲站在村头张望,盼望着儿女归来。

树大分叉,儿大分家。父母上了年纪后也与成家务农的二哥分开单过。后来,老屋被拆迁,父母仍留在两间小老屋里安度晚年。1986年,我从外地调回家乡工作,每逢周末都要回家看望父母,回家后忙着帮家里的水缸挑满,让父母吃上甘甜清静的江水。大姐、二姐和妹妹也经常抽空回家帮助父母干些农活和家务,每次相聚,那温馨的小屋里总是充满了家的温馨和欢乐。

故乡的老屋陪伴我度过了三十多个春秋,梦里时常想念,因为老宅承载着我童年的快乐和青春年少的成长。

父母走后的那几年,大概只有清明节才会回乡。推开老屋的门,少了炊烟,少了父母的一声呼唤。

老屋后来被当地政府拆除,老宅己成了空旷的平地。老屋虽昔景难现,故土却变成了承载记忆的地方,一转身,记忆也变得有些模糊。

如果大家有好的故事想分享

欢迎投稿给我们

如果你也爱好写作热爱分享

不如投稿给我们

邮箱 jrwhjcxy@163.com

你的写作才华将在这里得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