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V号

【江城心语】小镇故事多

字体大小:
来源: 编辑:王妍 大V号


小镇靠近长江,地处芜铜公路咽喉要塞之处,现在的区域隶属繁昌经济开发区,原名横山镇,早年叫横山桥,多数人又叫黄桥。黄桥是横山、马坝、高安、三山、保定等乡镇农产品的集散地。在本地区有“买不到的东西到黄桥来买,卖不掉的东西到黄桥去卖”的说法。小镇不光市场、经济繁荣,而且文化历史悠久,传说、故事多多。

九莲塘

小镇的北面有一口很大的水塘,早年水面积近百亩,是由九个荷叶塘相连而成的,故而名曰九莲塘。每逢夏日,满塘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的;荷花盛开时,清香四溢,一眼望去:有“接天绿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感觉。现如今,池塘边建起了小学校、农贸市场、住宅小区,闲暇时,九莲塘成了人们观光、散步的好去处。

相传,九莲塘北边的土坡上,还有一座古庙,门楣上的大石匾刻着“古城寺”三个大字,要问寺建于何年何月?却无人知晓。只有老县志上有一张反映战国至三国时期的地图,上面标注的“古城寺”,其名称和方位,则和小镇的“古城寺”完全相符,可见古寺和古镇的历史之久远。古庙隔着九莲塘与小镇的街市相对,庙的大门上有一副对联:“古今风月无人问,城市山林护寺门。”老年人说是一位名叫马月波的县令所作。可惜的是上世纪50年代小镇建粮站,这座古寺庙被拆掉了。

九莲塘的东边有一村落名叫“花园角[guō]”。据说,这是古代的一名姓蒋的状元郎,衣锦还乡时,在此建造一座大花园。后来,状元的后代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村落。现如今,“花园角”这个小村落还依然存在。

娘娘池

在“花园角”的背面,与三山区毗邻处有一月亮形状的大池塘,面积约四百亩。池塘原名“洋淋池”,后改名为“娘娘池”。

早些年,这个区域原为长江河道,后因上游泥沙淤积而形成江滩。在清朝初年前后,从江北涌入大批居民来自此筑圩造地,形成若干个大、小地主。

地主之间常常因地界划分产生矛盾和纠纷,有一年,一户姓姚的大户地主与另一姓刘的大户地主为争圩口互不相让。后来姓刘的地主将官司打到县衙,县老爷在审理此案的过程,因双方都不能拿出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昏庸的县老爷便出一馊主意,令衙役将一对烧得通红的犁头摆在大堂之上,俗称“红绣鞋”。县太爷眯着一双昏花的老眼,说哪一户有人敢穿这双“红绣鞋”,那圩口就归谁家,两户主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时,刘姓地主的儿媳孙氏大义凛然地走出说,我穿,于是用一双赤脚踩上烧红的犁头,在场的人全都惊呆了。

刘家人虽然赢了官司,但儿媳为此而丧命。刘家得地后不忍耕种,任其荒芜,圩区内成了一片水洼芦苇地。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刚烈的孙氏,将其取名为“娘娘池”。

“老婆村”和“丈母村”

在小镇的东面走五六里路,有一个百十户人家的村子,名曰“老婆村”(又叫老村)。传说,在好多年前,村子里有一对小夫妻,一双儿女,男人耕地、读书,女人洗衣做饭,虽然日子清苦,倒也平安无事。忽一日,县衙来了公差,抓走了男人,说去修城池,这一去多年未归。女人带着孩子在家,靠替富人洗衣服度日。两年后,村里的财主看上了女人,要取她做小,女人死活不依。

十多年后,男人逃出了做苦役的地方,一路乞讨到了京城,考中了“探花”。当探花郎衣锦还乡时,一双儿女已经长大,女人却积劳成疾。男人四处寻医,也没有救回女人的命。为了纪念死去的女人,探花郎下令,把村子改名“老婆村”。自此,村子里的女人个个勤劳贤惠,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婆村”。

在“老婆村”的隔壁有个三四十户人家的小村,名曰“丈母村”(也叫上边村)。据说,这个村子受“老婆村”的影响,女人们都相夫教子,恪守妇道。村子里教育出来的女孩子嫁到临近的村子,都是体贴、孝顺、最理想的好媳妇。每年的正月初二,远近的女婿们都来给丈母娘拜年,感谢丈母娘养育了这么好的媳妇。慢慢的,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尊老敬老的好风俗。久而久之,这个村子就成了当地遐迩闻名的“丈母村”。

现如今,“老婆村”和“丈母村”一衣带水,融为一体了。

高家村的“高老爷”

从小镇向东南方步行四五里路,就来到了高家村。这里居住着七八个百户人家的高氏村子。好多年前,村子里有一个姓高的地主。高老爷为人和善,从不欺压穷苦人,新中国成立后,主动上交所有田产、财产。深受当地人的倾佩,关于高老爷的传说也都是正面的。

仓龙  高老爷家良田近千顷,每年收粮超万担。他家建了个好大的粮仓。传说,粮仓无需人来看守,只有一条仓龙(家蛇)为其守护着。自从有了仓龙,粮仓里没有丢过一粒粮食。小到耗子,大到小偷、强盗,无一敢近前。无论白天、黑夜,没有人真正看到过仓龙。有人说白色的,碗口粗,比扁担长;也有人说褐色的,茶杯一样粗,不是很长;还有人说,仓龙是高老爷养的,专门对付偷粮食的,只有他才知道……

仓龙神龙不见首尾,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那年,白狗子来征粮,高老爷不允,白狗子准备硬抢,高老爷唤出仓龙。仓龙张牙舞爪,血盆大口,大显神威,吓得白狗子们仓惶逃跑。过了些日子,新四军运走了那些粮食。

捕鱼  有一年的春节前,高老爷让几个伙计把家里的鱼塘里水抽干,好捕鱼过年。伙计们架上好几部水车,车了五天五夜,终于抽干了水,可鱼塘里只有些小鱼、小虾米,年前养的鱼呢?

高老爷得知此事后,并没有埋怨伙计们,而是让他们把抽的水放回。看着放回的一池塘水,大家都莫名其妙?第二天清晨,高老爷亲自带着伙计们又架起了水车,车了五天五夜。这时,池塘底的鱼儿成群结队,伙计们抓了一上午,抬着一筐又一筐的大鱼回家。大家问高老爷:“老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高老爷笑而不答。

收获  秋天到了,粮食成熟了。有一天,几个伙计去打稻子(脱粒),伙计们偷懒、耍滑,在田埂上睡了一上午。中午吃饭的时间到了,他们胡乱打了些稻谷,但还是装不满稻箩,怎么办?这样回去不光没饭吃,还得挨罚。一个机灵的伙计拿来稻草放在稻箩下面,再在稻草上面放一层稻谷。

他们的这些做法,被站在阁楼上的高老爷看得一清二楚。伙计们挑着一担担装着稻草的稻箩回到家里,刚歇下,高老爷过来了,说:“大家辛苦了,今天的稻子我来倒。”伙计们吓得面面相觑。高地主不慌不忙的一稻箩一稻箩的倒,倒出的不是稻草,却是黄澄澄的稻谷。伙计们目瞪口呆。

“下午茶”  通过上面两件事,大家都觉得高老爷是个有福之人。高老爷不光有福气,还是个“吃货”。他每天除了三餐饭,午休过后的“下午茶”尤为奢侈。高老爷的“下午茶”不是喝茶,是要吃一只老母鸡,再咪上二两老白干,吃掉一斤红烧肉。每日如此。让人觉得高老爷有口福,同时也让伙计们羡慕、口“馋”。

一日,高老爷照旧小酌,喝着鸡汤,吃着红烧肉。一伙计看见后,默默地念叨:“如果能让我也像老爷这样吃一次,死了也能闭眼啦。”此话恰巧被高老爷听到。第二天,高老爷吩咐厨房准备了两份一模一样的食物:一只老母鸡,一斤红烧肉,外加二两老白干。高老爷请来了那个伙计,两人对饮对食。过了一会儿,高地主和往日一样,吃得一干二净。而伙计只吃了大半只老母鸡,鸡汤也没喝完,酒喝了,红烧肉动了一点点,就再也吃不下了。由于伙计第一次吃得太油腻,晚上“拉”了好几次。伙计自言自语地说:“还是粗茶淡饭好啊!”高老爷知道后会心地笑了。

一个故事,一段传说,让小镇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小镇如今成了繁昌经济开发区,文化和经济同时发展,所有人都撸起了袖子加油干,奔向幸福的小康生活。

如果大家有好的故事想分享

欢迎投稿给我们

如果你也爱好写作热爱分享

不如投稿给我们

邮箱 jrwhjcxy@163.com

你的写作才华将在这里得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