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V号

【江城心语】纪念阿英

字体大小:
来源: 编辑:王妍 大V号

初夏的江城,绿树浓荫,微风轻轻送来槐花的清香,空气里弥漫着甜丝丝的味道。这一天我与众文友相约来到镜湖之畔的镜湖书苑,聆听由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桑农先生主讲的文化公益讲座——镜湖之畔说阿英。

阿英,何许人也?有人这样问我说。她这样问,并不能怪她孤陋寡闻,因为若不提前做些功课或上网查些资料,我也不知道阿英是谁。但我毕竟是新芜湖人,不知道阿英还情有可原。可是,如果连土生土长的芜湖人都不知道阿英,就有些让人难过了。因为阿英是真正从芜湖走出去的最著名的革命家和文化名人。

除了积极投身革命活动以外,阿英一生的成就还有他的著作和藏书。桑农老师说:我们经常讲读书不忘爱国,爱国不忘读书,有的时候很多人为了爱国就忘记了读书,因为干革命事业做革命工作非常繁忙,但是阿英在任何最艰难的时候,他都以笔为枪创作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和关注图书的收藏。阿英生平著有诗歌、小说、散文,尤以戏剧成就最高,有文集《阿英文集》,历史剧《李闯王》、《碧血花》、《郑成功》、《杨娥传》等,特别是《郑成功》、《杨娥传》被称为“南明史剧”。除此之外,阿英著述还涉及文学、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电影文学史、美术史等多方面,生平著作70余部千余万字,是继胡适和鲁迅之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和研究专家。在藏书方面,阿英一生酷爱书籍并收藏书籍,有“坐拥书城”之誉。1977年6月17日阿英在京逝世,在其弥留之际,嘱其子女将“文革”劫后残存的4900种12000余册珍贵藏书,捐赠给家乡芜湖,置于镜湖公园烟雨墩。芜湖市建“阿英藏书陈列室”,陈云题写室名。如今斯人已去,然镜湖水,碧波荡漾;家乡情,源远流长……阿英留给芜湖的不仅仅是这批书籍文物,更留下了他对家乡人无比挚爱的深情。

话说阿英,就不得不说他的长子钱毅。钱毅,1925年出生于芜湖,1947年牺牲于苏北淮安县,年仅22岁,后被追认为烈士。为纪念钱毅,他牺牲的遗止石塘乡曾被更名为钱毅乡。

阿英的家国情怀一直影响着他的子女,特别是长子钱毅。钱毅和父亲一样,具有很高的艺术天赋,16岁时就随父亲到达苏中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当文工团员,担任《盐阜大众》报副主编和特派记者。1947年3月2日,在苏北淮安县石塘镇采访时被国民党军队俘获,并遭到严刑拷打,但钱毅从咬紧的牙缝中送出一句话说:宁可枪毙,决不自新。不几日,敌人将其枪杀于石塘镇附近的涧河北岸。

人世间最为悲痛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钱毅牺牲后,阿英给自己的书房起名为“思毅斋”,看到这三个字,不由让人泪目和痛心。阿英思念长子的感情一直萦绕在心几十年,他用三十年的时间为钱毅撰写了一篇一千三百多字的小传,直至临终前,他还为儿子的小传做最后的修改,其中“少年能为民族死”一句,不但让我们看到一位父亲的爱子情深,也能体察到一位革命家的广博胸怀。

走出镜湖书苑,我一直感动于阿英和其长子钱毅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和牺牲以及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又难过于现阶段对阿英的研究和宣传的不足,以至于很多芜湖人甚至在校学生都不知道阿英的事迹,便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稍感遗憾的文字:“镜湖之畔,听桑农说阿英,感觉阿英有点像无名英雄,他的事迹、他的著作、他的影响以及贡献,芜湖人竟鲜为人知。他是我们芜湖最著名的名人,是芜湖的骄傲,但是后人为他做得太少了。希望引起重视,只有文艺界的呼声是不够的。”文字发出后不久,有一位作协老师在下面留言说:“你的感悟和建议都是对的,不过希望别人靠不住,自己动手才会有效果。”我回复说:“个人只能尽微薄之力。”因此,便作此小文以示宣传和纪念。

如果大家有好的故事想分享

欢迎投稿给我们

如果你也爱好写作热爱分享

不如投稿给我们

邮箱 jrwhjcxy@163.com

你的写作才华将在这里得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