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V号

【江城心语】青岛杂记

字体大小:
来源: 编辑:王妍 大V号


去青岛首先扑面而来的一定是大海,大海就是青岛的眼睛。倘若没有这汪洋的大海,青岛一定会像一位失明的秀端少女,令人生出无限感喟。

那年在青岛的海滨,同行的历史系文博君说着樵者与渔者为山水定高下的事,樵者竭力称道山,渔者尽力夸赞水,最终难分伯仲。文博君说,若撇开如樵者、渔者纯功利的价值判断,山是绝对不如水的,就如同我正面对的这片海,我倒是甘愿坐他百年。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或许,文博君便是个智者了。其实,像我这介不够智仁档次的平头百姓,也命中注定此生与这蓝色的海洋有过一段交集。

青岛的海,令人滤思清绪如面壁。清冽纯净,如玉似帛。长长的海滨,或是礁石林立,千姿百态,叫人顿生天地悠悠的豪情;或是黄灿灿一片沙滩,漫步其中,自己便被隐成海边的一颗微粒,消失在宇宙永恒人生有限的感叹里……千古之事,在大海边都荡涤如泥沙,消失了声音也消失了印痕。大海是一帖高效溶剂,能溶化世上所有难溶之事,正像我们日常所累的鸡毛蒜皮小事,面对大海,怎么不能烟消云散?所以诗人海子早在1989年就创作了那首《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抒情诗。

青岛有山有水,且水中有山、山上有水,所以说青岛是块胜地。而召唤我这个江南人千里迢迢而来的,是这片永远波动的海,是因为老舍先生《五月的青岛》里关于对海的描绘,也是因为偶然的一次机会,得到过芮鳞的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青岛游记》。

(二)

去崂山,这是我此行青岛打算好了的,可惜天公实在不作美。一路担心着的雨终于不偏不倚地倾倒在崂山脚下。于是,从汽车里钻出来,在大呼小唤寻找、购买雨具之后,一队人马才缓缓地举步登山。

一路上,只是惶惶恐恐在湿滑的石阶上移动脚步,眼睛难得左顾右盼,全少了那份游山玩水的闲情。过因旱而无水的龙潭瀑,从狭小拥挤的上清宫下来,留在脑海里的,便只有劳顿和漫山的雾了。

好在有雾,袅袅然,迷蒙飘渺。雾是飘动的水,是凝结的气,水气烘托着山峰,有意无意地显露着崂山的道家气象。藏而不露,露而不全。绵绵上升的雨雾,使山巅罩上了一顶乳白色的蘑菇型礼帽。游人登山,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于是山道上召唤之声不绝,答应之语不断,这样的崂山又是另外一番有趣的场景了。

走下山来,再回首,层峦叠嶂中,崂山意像顿现,刚才的一路历险,便恍如一个奇特的梦幻了。不觉风凉心清,劳而得逸了。

(三)

在青岛海洋大学,有一栋红瓦黄墙的两层小楼。当年,闻一多先生任青岛大学国文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时曾居住于此,现辟为闻先生故居。在这里,闻先生完成了《匡斋尺牍》这一对“诗经”研究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

故居前有一尊先生的半身石雕。闻先生浓发长须,锁眉凝神,在大学者的风度中交杂着历史重负者的那份沉郁和冷峻。雕刻家把先生的高远情志和巨大的人格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似乎冷冷的岩石中也将有先生的热情喷溢了。

文博君在向我们一行人介绍了闻先生的生平后,率先与先生的雕像合了影。我也随着众人,在先生的身前站成一个敬仰的姿态,以资永久的回味。

要知道,青岛除了有海有山,还有一个闻一多先生。

如果大家有好的故事想分享

欢迎投稿给我们

如果你也爱好写作热爱分享

不如投稿给我们

邮箱 jrwhjcxy@163.com

你的写作才华将在这里得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