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共读

不要在局部算小账

字体大小:
编辑:朱强

听了《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课程,让我对这本书有了浅显的认识。首先,经济学到底在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本书里有一个特别精彩的概括,说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困境,一共有四个,分别是:寿命有限、资源不够、彼此依赖、需要协调,这是人类社会最本质的四个困境。本质上,人类所有的规则、方法、制度,都是基于这四个约束条件演化出来的,这也是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

就拿马粪争夺案来说。首先,东西不够,假如马粪这个资源是无限的,就跟空气一样,这就不存在什么你的我的,随便捡就行了;其次,生命有限。假如生命无限,你就可以投入无限的时间去获取资源,显然这也是不可能的;再次,互相依赖,这也很明显。就像捡马粪,一个人搞不定,必须分工协作,有人负责捡,有人负责拉车;基于这个分工,又衍生出最后一条,需要协调。有协作,就难免有摩擦,就涉及资源和利益的分配,因此,需要协调。这是关于经济学的第一个真相,那就是,经济学研究的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而且这个系统面临约束,一切规则,就是基于这四个约束条件展开的。那么,基于约束,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这就要说到,经济学的第二个真相。

第二个真相是,经济学的目标不是追求局部的公平,而是让整个系统向好,让整个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更大的价值。就像这个马粪案里,关键不是马粪归谁,而是这个判决给社会带来的示范作用。

第三个真相是,公平跟效率,在经济学里,其实是一件事。乍一听可能有点奇怪,毕竟公平是个道德命题,而效率是个商业命题。但是,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这两者的联系特别紧密。其实很多经济学概念,我们并不陌生。比如成本、效率、收益等等。而普通人跟经济学家的区别就在于,普通人是站在局部思考这些概念。而经济学家,是站在一个系统的角度。他不是把世界看成一个彼此独立的局部,而是把整个世界看成一个彼此相关、互相影响、环环相扣的因果系统。

说白了,经济学的关键在于,不要在局部算小账,要站在整个系统的角度算大账。就像哲学家叔本华说的,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并非是事物的虚幻假象,也不是人们推理能力的缺陷,而是人们此前积累的偏见。用什么来打破偏见,很显然,是最根本的事实。就像马克·吐温说的,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真相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就像曾国藩说的,“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意思是:过去的,就不要再留恋;未来还没发生的,不要多想,只聚焦解决当下的问题就好。这是经济学的基本思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顺着这个思路,你会发现,很多看起来特别奇怪的事情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其实都是某种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且这个方案,一定是为了追求整个社会系统的效率最大化的。

在这本书的最后,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什么是地道的经济学思维?不是什么大道理。牢记基本事实,才是最地道的。

通讯员:万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