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新闻

建生态堆肥点、制作环保酵素……垃圾分类还可以这么玩

字体大小:
来源: 编辑:许森 历史专题新闻

一个免费家庭堆肥桶,只需要将不用的菜叶、果皮铺在桶中,再撒上一层菌糠粉,一层又一层叠加,过一个星期就可以拧出液体肥,再过段时间就可以产生固体肥……5月22日,在芜湖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的指导下,家住日新化工厂宿舍的濮思平老人欣喜学习家庭厨余堆肥制作。“这个简单方便,厨余垃圾不扔再利用,肥料可以浇花、种植阳台蔬菜,一举两得。”濮思平连连夸赞。

这是芜湖市第六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壹起分”社区垃圾分类项目在日新化工厂宿舍的新尝试。该宿舍位于弋江区中南街道禹王宫社区花津桥南辅道旁,现住有132户居民,是芜湖市第一批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不过,由于缺乏督导监督体系、居民分类行为习惯差等,垃圾分类效果并不理想,社区及物业在落实垃圾分类相关政策时,需要更多力量的介入及协作。欣喜的是,去年12月,芜湖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开展的“壹起分”社区垃圾分类项目走进该宿舍。在联合社区、物业逐户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挖掘党员志愿者进行宣传后,3月,该宿舍原来3个垃圾分类点正式“撤桶并点”合并成1个,并设置了督导员实施监督和引导垃圾分类。在工作人员和督导员的引导下,大部分居民都会到小区入口处的垃圾分类亭投放垃圾,垃圾分类率明显提高。

学会垃圾分类不是目的,如何巧用垃圾便利生活、享受成果,才能进一步调动居民积极性。于是,每隔段时间,项目组在小区开展回收日活动,同时设置低价值可回收箱,居民只需拿出电池、灯泡灯管、过期药品等3类有害垃圾或是牙膏皮、牙刷、利乐包等低价值回收物,即可兑换积分或是直接兑换餐巾纸等奖品,这些回收物品将被送到中端处理公司,打造低价值可回收物的闭环链条。结合禹王宫社区党员日活动,项目组向居民们介绍了厨余垃圾变资源的好方法——制作环保酵素。只需要将红糖、果皮、水,按照1比3比10的比例混合摇晃装入矿泉水瓶的三分之二处,定期拧松瓶口放气,两到三个月后即可稀释该酵素进行家庭清洁、浇花等,受到居民普遍欢迎。记者近日在小区看到,前不久项目组在大门附近建立的生态堆肥点已堆有不少小区樟树落叶,过段时间形成的肥料即可以直接用于小区绿化的养护,形成绿色循环。目前开展的家庭厨余堆肥试点,正倡导爱养花爱种植的居民妙用厨余垃圾施肥受益。接下来还会通过“菜篮子”行动,招募居民志愿者使用菜篮子代替塑料袋,打卡实践,在垃圾减量工作中率先典范,用自己的健康环保生活影响更多居民。

“垃圾分类其实是每一位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期待形成芜湖的零废弃社区。”芜湖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丁洁表示,希望通过厨余堆肥、制作环保酵素、各种奖励机制等方式,开展日新化工厂宿舍垃圾分类和减量的实践工作,提升小区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并打造低价值可回收物的闭环链条,同时尝试探索出环保组织、社区、物业、志愿者队伍多方参与的可复制协同工作模式,进而推广到全市更多的社区。

全媒体记者 芮娟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