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下

西海湿地重现历史风貌,北京三条文化带建设成果显著

字体大小:

老舍笔下的什刹海风貌重现,琉璃河遗址发掘成果显著,长城修缮探索可供复制的北京经验……近五年来,在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下,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亮点频现。近日,在北京文化论坛即将开幕之际,新京报记者探访了北京三大文化带的建设情况。

 

西海湿地新增500平方米的野鸭岛和生态浮岛区

 

2017年以来,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第一时间编制《北京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形成了“长期有规划、中期有行动计划、年度有折子工程”的规划实施体系。

 

7月20日,西海湿地公园,市民在观赏荷花。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近年来,北京市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与全民健身相结合,承办了2021年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并形成了什刹海西海湿地公园、马家湾湿地公园、大通滨河公园、顺义新城生态休闲公园等一批滨水休闲空间。

 

“什刹海是元代大运河什刹海西海漕运码头的终点,这里的大运河文化积淀非常丰厚。”西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晓辉说。

 

2018年10月1日,什刹海西海湿地公园建成,开放面积达到10.9公顷,这是核心城区唯一的一处湿地公园。

 

记者看到,尽管天气炎热,公园里千顷荷花、芦苇丛丛、水鸭成群、蝉声鼎沸,引得游客争相拍照打卡。

 

“各种各样的水上植物,形成了一条科普路线,供游客、学生进行游览学习。”蓟城山水集团西海湿地负责人李慧介绍,近年来,公园新增500平方米的野鸭岛和两个约800平方米的生态浮岛区,通过丰富的水生植物群落营建了鸟类栖息的环境,共同构建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经过长期的养护,大家可以看到水中不断有绿头鸭、鸳鸯出现,2019年的冬季,我们也迎来了4只黑天鹅在此处短暂栖息停留。”李慧说。

 

7月20日,西海湿地公园,烈日下,母鸭给休息的小鸭们遮阳。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然而,最初西海湿地公园的景色并非如此宜人,有7处堵点被违建占用,包括临湖的“西海鱼生”饭店、“碧荷轩”等违章建筑。

 

2018年开始,西城区对湿地公园的堵点进行疏通。“我们从降商业密度、降建筑密度、降旅游密度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拆除了违法建筑14000余平方米,把西海的环湖道路全部打通,实现‘还路于民’;通过整治,酒吧从最多时的100余家降到30家,人力三轮车从300辆降到现在的180辆,进一步降低什刹海的客流量,让公园静下来、慢下来,给老百姓提供更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什刹海风景区管理处主任张瑞生说。

 

居住在附近的柴志琴女士介绍,原来周边有很多酒吧、饭馆,把西海的景色都挡住了,路也很狭窄。“现在栈道修得很整齐,我们顺着河边一路走过来,说实话,有什么烦心事,到这里都烟消云散了,就想着高兴的事了。”

 

正因为前期的改造加上后期的精细化管理,如今,老舍笔下的湿地文化景观得以还原,同时,也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茶余饭后的栖息、游览、休闲之地。

 

今年将启动琉璃河遗址城址区的考古发掘

 

作为北京三条文化带中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一条,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有着距今50万年以上的人类历史遗存点——周口店遗址,还有距今800余年的金中都遗址,也包括3000年前的北京城市源头——琉璃河遗址。

 

7月20日,房山区琉璃河遗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长郭京宁(右一)在介绍去年的考古发掘成果。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在琉璃河考古工作站文物陈列室里,陈列着2019年以来琉璃河遗址发掘的代表性文物,包括3000年前的古植物遗存、双孔石镰、蚌器、玉器、骨器等。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长郭京宁介绍,其中青铜卣铭文中记载的召公建燕的史实,填补了传世文献中关于西周封国都城建造的空白,为北京地区三千年筑城史提供了最早的文献证据。


“通过对琉璃河遗址的考古发掘,能够解决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也能够为下一步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考古支撑,公园怎么建设、怎么展示,考古是第一位的。”他说。

 

据新京报此前报道,今年琉璃河遗址考古的重点区域在城址区,考古人员将对琉璃河的核心区域及疑似外城壕进行考古。

 

7月20日,房山区琉璃河遗址,去年考古发掘出土的盾牌上的青铜面具饰品。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郭京宁介绍,城址区的考古发掘计划在8月上旬或中旬正式动工。“城址区跟此前墓葬区的发掘技术不太一样,比如,城址区要注重异地之间的关系、层位关系,包括建筑之间有没有连接的附属建筑设施、路网、水系,墓葬区可能不太注重这些。”

 

琉璃河考古现场负责人王晶向记者介绍,发掘过程中,前期会对文物的出土环境进行检测,同时,会在现场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用套箱的整体提取方式将文物提取到实验室,再进行进一步发掘,之后,也会注重对文物的长期保护。

 

秉持“最小干预原则”,率先开展研究性修缮

 

520.77公里的北京长城,包括北齐及明代两个时期的长城,以明长城为主体,穿越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六区,是全国保存最完好、价值最突出、工程最复杂、文化最丰富的段落。

 

尽管拥有15个省份中保存最完好的段落,北京境内的长城保护局面仍不容乐观,面临着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威胁。近年来,北京在全国率先推进实施长城抢险加固工程。截至今年6月,已组织实施50项长城抢险加固工程。

 

修缮过程中,北京始终秉持文物保护“最小干预原则”,不断尝试创新修缮理念和工作方法,并在箭扣长城脚下挂牌成立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选取箭扣长城和大庄科长城开展研究性修缮,不断探索长城保护修缮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经验。

 

据怀柔区文物所所长张彤此前介绍,研究性修缮主要包括考古、设计勘察、设计方案制定、施工四部分。相对于以往的修缮项目,研究性修缮将重点加强施工前的科学研究,通过科技手段、加入考古力量,收集更多科学数据,利用数字化技术推演潜在病害。

 

此外,近年来,北京市持续探索长城保护长效机制,出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长城沿线马兰路、古北口路、黄花路、居庸路、沿河城5大重点组团规划,重点实施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北京长城文化节、箭扣长城修缮等3项国家级标志性项目,实现长城整体保护。

 

目前,北京市已建成全国体系最完善的长城保护员队伍,共488人,实现了长城重点点段全天巡查、一般点段定期巡查、出险点段快速处置、未开放长城科学管控,形成了全覆盖、无盲区的长城遗产保护网络。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陈静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