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块新闻

【齿颊留香】请喝一杯重庆茶

字体大小:

曾经在后家山头住,有个不小的后花园。有段时间,小友说它长得像原始森林,不是大,而是密不透风。但为了喝杯重庆茶,还是拨开乱七八糟的枝叶,进入半膝高的草丛里扯了一根薄荷来,那是大弟的好友当年以特快专递送来的小妙苗,弟弟除了栽种在他的阳台花盆里,再就迫不及待送来给我栽上。大弟在另一个世界不知是否还能喝家乡茶,而薄荷却一岁一枯荣,总在炎热的夏天给我提供家乡茶。

美不美,家乡水,何况茶?自然比水更有滋味!

常言说云雾山中长好茶,重庆又是山城又是雾都,却不产好茶,起码没有驰名全国的优秀茶。少小离家老大回,搜寻记忆许多回,也找不到叫得响的茶名。

可是重庆的茶馆比大街上的岗亭都多,几乎有人家的地方就有茶馆。那茶馆也不如江南的华丽和雅致,其开放度和透明度却是无与伦比的。当街的铺面全部拉开就是店堂,大桌子长板凳递序排着,七星灶炉火旺盛,长嘴大铜壶冒着热气,堂倌哪把水开提哪把,只要人一坐定,你将茶名一报,他像唱山歌似地吆喝一遍,余音未绝,泡好的茶已经送上桌了,喝完了再续水,你只要付第一杯的钱,就尽可以放开肚子牛饮,直到清汤寡水时再换茶叶又付款。

小孩儿家视所有茶为苦药,即使口渴了进茶馆,也只要白开水,没想到它有极美丽而形象的名称,“来碗玻璃──”堂倌不以几分钱的生意为小,照样吆喝得意味深长,端上精致的茶盏,让你喝了一杯又一杯,待你喝得肚子象个牛皮鼓了为止。

更有趣的是茶馆像领导没有出席的会场,乱哄哄的,闹嗡嗡的,谈天说地摆龙门阵的有,说媒保婚鹊桥会的有,你争我吵讲生意的更不少……比老舍笔下的《茶馆》还具特色。

它更像剧场,有好看的好听的:茶馆居中的一小台上,大多有说书的,惊堂木拍得“啪啪”响,古今传奇演绎得惊心动魄。好看的是唱四川清音的,老师傅弹三弦或者敲道琴伴奏,一个年轻的姑娘手舞足蹈,婉啭入云中带着哈哈腔,任是无情也动人。难怪,重庆茶是连带文化一齐喝的,所以山城人智慧且幽默。

说起茶盏,也值得一书。据说,国家要送一个日本首相礼品,有天津的景泰蓝,有安徽的文房四宝等,都是大雅之国宝。四川的礼品最不值钱,就是寻常茶馆的茶盏,底下一中凹圆圈的小托,中间一喇叭曲线的小盏,上面是一小碟,可以盖住茶叶,青花、彩花或金花的龙纹凤篆,宝光莹韵,三件成套,端着不烫手,喝起来盖住茶叶,只让茶汁进口,既是工艺品又是实用品,作为国礼时加上了衬着丝绸的小锦盒,奇巧殊绝,美不胜收,难怪日本首相爱不释手了。

重庆的茶却不敢恭维,多的是砣茶,取其像小圆饼的砣子形状命名,其实不知道是哪年的陈茶叶或茶叶末子压成的硬团,扳碎了泡水总怀疑带点儿霉味。再有就是茉莉花茶,只取花香,茶也是无名之辈,少说为佳。

值得一提的是山城人自家制茶,解渴生津、卫生保健,那才是绿色饮料!

菊花茶、金银花茶不必说很普及了,有滋味的是薄荷茶与荆芥茶。两者都是家生植物,门口或阳台上种几棵,要喝时摘几片叶子,开水浸泡就变成碧螺春的颜色,绿森森的清香扑鼻,看一眼顿生凉意,喝下去清热散毒、发汗解表、明目消炎,实在是防暑降温的佳品。过了夏天,连枝带叶的剪下一扎,挂到墙上,随喝随取,虽没那色,味道依然沁凉鲜香。

一年四季都上口的还有老鹰茶,大概要到老鹰高飞的地方才能采集到,于是就取了这名字。农家每天准备一大瓦壶,过路人想喝多少请自便,可它不是泡出来的,而是煮出来的,澄红色的茶水回味甘香,要看那茶吓你一跳:叶是二指宽的卵形,枝竟然有小指粗,农家连枝带叶一同采来,蒸后晒在场院上,柴禾呀!

最奇的是它越陈越香,待到久放成粉末了,将来一煮,那汁水就是琼浆玉液,最好用来泡饭,那饭是抓一把能撒得过河的干饭,经茶水一泡,就着萝卜樱子干咸菜炒辣椒,开胃下食,让你一顿能吃三大碗,再翻山越岭跑一天不饿,这全归于茶好呀!

江南人爱喝什么清明、谷雨的新茶,为了取个新鲜,还要保鲜保绿,没有冰箱的时候,有人用小包分装,放在垫有生石灰的密封桶里,生怕走了气。泡起来,大口的盖杯里,茶叶占据了三分之一,说是“细茶粗喝”,为自己的牛饮制造理论根据,但当三五知己集聚时,又一个个端着大茶杯,喝着小口茶,尽展包容很大却又儒雅的气度。

重庆人外表秀气性格豪爽,所以他们图热闹重感情,用精致的茶具喝陈年老茶。你要作客山城,就用那精致的盖碗,泡上那花呀叶呀草呀枝的,左手翘起兰花指,三指托起小巧的茶具,右手两指揭开小盖,轻轻地拂开尚未下沉的未名茶,你就能体会到这至理名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如是,水如是,茶如是,人如是。

作者简介:

李幼谦,重庆人,居安徽。在书刊报纸上发表过千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专著20多本,其中有10多部长篇小说。在喜马拉雅等平台上发表过十几部有声小说。